大師開講在花蓮 慈大附中給孩子學習的翅膀

素養,就是面對真實的問題、真實生活的情境,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素養,就是面對真實的問題、真實生活的情境,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迷路該擔心嗎?該擔心的是沒能力找到方向!」10月26日慈大附中邀請台大電機系葉丙成教授(下圖右)與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老師(下圖左)蒞校,舉辦「提升閱讀理解 看懂未來考題」座談會,吸引了近四百位關心教育的老師家長熱烈參與,面對素養上路的時代,無論是學習型態的轉變或是大考試題的轉變,今天都將由兩位大師分享如何透過多元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孩子成功蛻變,迎向未來。

台大電機系葉丙成教授與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老師蒞校,舉辦「提升閱讀理解  看懂未來考題」座談會。

  李玲惠校長(下圖)表示,108課綱是寧靜革命,少子化的台灣,每個孩子都是人才,慈大附中透過多元課程、人文薰陶、國際交流等方式,培育孩子關鍵素養,期望孩子能在學習的過程中蛻變成長。素養導向影響的不只是老師的教學,更有評量方式。素養怎麼教?如何學?考題怎麼考?怎麼準備?許多家長、老師都感到陌生、惶恐,感恩兩位大師有機會到花蓮,與關心教育的老師家長分享這這個重要議題。

李玲惠校長表示,108課綱是寧靜革命,少子化的台灣,每個孩子都是人才。

  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老師表示,閱讀的本質就是探究世界、理解世界的過程。我們都在充滿未知的世界中,探索前進的方向。過去在課堂裡給予最大量的知識,以知識為基礎學習知識,但在現實學習裡,是從經驗中學習,我們活在一個快速更新的時代,「更新」是最重要的,而唯獨擁有閱讀與理解世界的能力,人才有「更新」的動力,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期待每個人有能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於閱讀與素養的課程,並非給予閱讀的技術和僵化的步驟,而是要培養在閱讀中自主提出釐清條件,思考問題的探究能力,具備此基礎之後,理解自然會產生。其實理解並非擁有答案,而是以提問和對話的形式,開展更為深刻的思考歷程。電腦的更新靠軟體,人腦的更新則需靠自主學習。教育的目的是給予學生未來生存與發展的能力,學會把別人的答案當問題來思考,成為一個有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終身學習者。

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老師表示,閱讀的本質就是探究世界、理解世界的過程。

  葉丙成教授提到,為了翻轉教育現況,台灣的考題已經於去年開始大量改變,跨科、跨領域考出擷取資訊的能力,以今年學測考題為例,社會科題本共十九頁一萬七千字,長文試題已是現在考招制度的既定趨勢。在新的考招制度下,孩子需要有好的閱讀理解素養,懂得擷取資訊、統整解釋,省思評鑑,處理跨領域資訊的能力。如何在真實的情境下,讓條件訊息有意義,以清楚的提問,讓條件訊息有功能,這需要能從不同領域、角度培養孩子有效閱讀並正確理解。

  葉教授也提到,目前全世界教育最大挑戰是Digital Natives,也就是所謂的數位原民,專注力差、無動力的一代,許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方向,沉迷於網路世界。108課綱這波教育改革,開始改變了「成功」的定義,一個孩子能發掘自己的興趣,清楚自己想走的路,就是成功!一個老師能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就是成功的老師!而家長更是一股重要的支持力量,能幫助孩子有自信地做更好的自己。

葉丙成教授提到,為了翻轉教育現況,台灣的考題已經於去年開始大量改變,跨科、跨領域考出擷取資訊的能力。

  今天,慈大附中許多慕名而來關心教育的老師、家長,人人收穫滿滿。一位慈大附中家長表示,今天兩位大師分享,讓我們真正了解現在大考的素養考題、未來台灣教育改革的趨勢,以及「讀得多不如讀得有效」的觀念,受益良多!花崗國中家長則提到,在這次講座中,讓我了解長文的閱讀、考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是正在進行中的趨勢,就像葉教授說的,時代一直在改變,我們做家長的心態也要跟著教育趨勢與時俱進,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慈大附中許多慕名而來關心教育的老師、家長,人人收穫滿滿。

  黃國珍老師說:「不用擔心,如果有能力找對方向,迷路也是一場旅行。」葉丙成老師則說:「不論面對什麼文本,都要讓學生有能力解讀。」即使面對108課綱仍有許多未知,但相信透過這場演講讓許多家長和老師清楚知道前進的方向,透過多元文本拓寬孩子的視野,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孩子有探索興趣的自覺,嘗試解決問題的勇氣與能力,那麼素養就已經成功實踐在生活中。

大師開講在花蓮,慈大附中給孩子一雙學習的翅膀。

(撰文:王佩茹、林惠瑩、邱以正/攝影:林宗興)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