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堂】104專家帶您走入N世代必勝班

  104 人力銀行社會企業處副總經理王榮春,也是心理學教授,常和年輕人對話,他眼中的N世代究竟是怎樣一群人?

  「N世代是指 1995 年後出生的,是 new 也是 net 的意思。台灣人口中 19% 屬於 N 世代,全世界將近 25%。」王榮春說有個很簡單的方法一望即知:「當一個人拿起手機是用我這個方式,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敲,那表示他是熟世代,N世代呢,是兩根指頭飛快進行,其實他們真的是數位好手。」

  面對新興的 net 網路世代,要看得懂、也要能善用他們的優勢!他們成長環境與熟世代很不同:「家裡給的養分比較多,所以是一個創意靈活的世代,很敢與眾不同。現在大學生打工比例非常高,有 86%,比我們這個世代創業的勇氣多很多,他們樂在當下,渴望做的每件事都能得到立即回饋,這可能跟玩線上遊戲有關。」

  所以做為 N 世代的父母和主管,一定要了解他們的特性,很多企業也因此在管理中導入 OKR ──用一季的方式去結算每個人的成績。

  王榮春接著告訴大家 N 世代第三個優勢,或者說是特性:「他們真的很有勇氣要活出自己,追求自我肯定。」這跟十幾二十年前大家總會迎合老闆的心血來潮,樂於在周末找間咖啡店坐下來,談談下半年要做的工作,王榮春說,那時大家都認為是老闆給部門很大的肯定,但現在年輕人會先算算有沒有加班費!

  「對多數年輕人來講,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有我自己的生活要過。」很多人一畢業,不忙找工作,因為想「休息一陣子」,需要時間想清楚未來要做什麼,也有人想打工遊學,「以前我們那個年代都是別人講,你做得很棒,現在他們比較懂得自我肯定,不用活在別人的期待裡。」

  每年 25 萬社會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能做滿一年的只有 26%,一年到一年半的 6.37%,能做兩年以上的 14%!他們也常跟王榮春抱怨,感覺工作和校園落差好大,企業主管也跟王榮春埋怨,新人素質有夠差,什麼都不懂,態度又不好,彼此不滿。

  王榮春給 N 世代建議,不要錯把企業當學校,也不要誤將主管當老師,「多數企業主管沒這麼佛心,他是來要求你的,要把績效做出來。主管扮演的角色是要求,是命令。」

  還有,企業環境經常變化,「可能禮拜一跟你講要執行專案,禮拜三就講可能要做些調整,甚至禮拜五說,專案先把它停了。在學校如果打混摸魚,頂多被當掉重修,可是企業不是這樣,沒辦法搞定的話就要被淘汰。」

  王榮春從另一個角度比較 N 世代和熟世代,前者也叫 Me 世代,後者是 We 世代,人生價值觀兩樣:「Me 世代強調我跟別人不一樣,所以下了班常不見人影,可是 We 世代強調大家合作在一起,因為你的成就來自大家對你的肯定。」

  王榮春請大家把雙手合在一起,或把兩臂抱在胸前,有人會左手拇指壓在上面,或左臂交疊在右手上方,但有人剛好相反,意思是,這是人的本性或本能反應,有人不習慣不喜歡跟自己不同的現象,感覺怪怪的,會逃避或排斥,但王榮春提醒,任何世代都需要同理,善用彼此的優勢。

  如果把 N 世代的創意腦袋,加上熟世代的實務作為,就能創造更多可能性!

  他提出職場必勝法則:「現在年輕人大部分用換工作來找方向,我覺得比較好的應該是先想清楚、培養能力,再來找工作。」很多企業其實都跟學校合作,還在學校時,可以利用實習機會提早了解職場,知道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所在。

  王榮春最後提出一個很現實的趨勢:「2015 年是台灣重要的分歧點:15 到 64 歲工作年齡人口開始下降,2065 年只剩 862 萬,工作的人越來越少,老人越來越多,來到 715 萬;零到十四歲的幼年人口剩 159 萬!世代之間不能互相幫忙融合在一起,台灣競爭力令人擔心。」

【本文為「大愛行」授權刊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