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少不經事到處惹事生非的少年,勉強去做工,又被老闆開除,怎麼養活自己?但偏偏他成了工藝職人,這就是黑手出身的曾文昌!
「會踏入這行是因為我十六七歲不懂事,原本應該繼續升高中,居然自作主張辦了休學,一直對我疼愛有加的大伯父擔心我學壞,這時用嚴厲的態度給我兩個選擇:一個是做修理怪手,另外一個就是做鐵工。」懵懵懂懂的曾文昌選了離家近,又在夜市場裡的鐵工廠當學徒,「萬萬沒想到,一做 33 年。」
他承認當初抱著敷衍懶散的態度,「我多麼希望老闆看到我的表現可以把我開除,但是天不從人願,我居然遇到一位很好的老闆!」有一次員工全部去裝鐵窗,但少年文昌偷跑回家睡覺,隔天老闆看到他說:「下次不要再這樣了,你看起來就不像壞孩子,你只是需要有人懂你而已,對吧?」當下他眼眶紅了知道錯了,從此準時上下班,老闆要他做什麼就做什麼。
當兵是文昌重要的人生轉捩點,因為有很多時間思考未來,「我跟自己說,不管做哪行其實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能再用之前的態度了。」從退伍這天開始,他變得積極,「我居然做起筆記來,要自己每天學一樣東西。」學習讓他變得很快樂,「原來做這一行必須去喜歡這一行,只要鐵在我的手掌心,只要我喜歡、我願意有想法,它就可以成為我想要的樣子!」曾文昌開始嘗試別人做過、沒做過、或失敗的工法,「從失敗中才可以找到下一次成功的理由。」
很快的,文昌從學徒升師傅,25 歲開了自己的鐵工廠,「所以我要告訴年輕人,認真面對自己的選擇很重要,選擇之後更要用心學習,除此之外還要勇於嘗試,不要一昧追求現成的答案,過程中你才知道自己的能力及優缺點。」
但那時他滿腦子只想著賺錢,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高利潤,「簡單四個字就是偷工減料。」有一次大哥的好友買新房子要做鐵窗,非常豪爽沒有砍半毛錢就包給文昌,「我將管材厚度偷到最薄,間隔距離拉到最大,甚至焊接就那幾個點,坦白說,這樣的鐵窗我自己都不敢站上去。」大哥的好友宴請親友時,大家看了直呼太不可思議了,怎麼鐵窗可以偷工減料到這種地步,在電話裡大罵,這時文昌才覺醒應該營造雙贏,包括業主的夢想。從此他改過,用心在每一件作品中,為他贏得更多友誼。
一度,他做知名鐵工廠的二包,親眼看到師傅做百貨精品櫥窗時,拿著鐵鎚輕輕敲著,然後用手指頭撫摸,看有沒有對平,「我震撼到了,原來鐵可以如此細緻,再看他們專注的神情,任何一個細節都不願放過!這不就是我追求的工作型態嗎?細節很重要,誰注重的越多誰就贏。」
日子就這樣平平的過,直到有一天,曾文昌面臨人生最大的挫折:他的鐵工廠捲門被打開了,所有工具和貨車不見了,「看看旁邊被破壞的鐵窗真的是一大諷刺,自己做鐵窗的,居然讓小偷剪了鐵窗進來。我站在原地許久,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十年心血就這樣沒了。」在太太鼓勵下,文昌找回貨車又站了起來。
為了經營部落格,從小不讀書,文筆很差的曾文昌開始大量閱讀和書寫,還背成語,把樓梯、鐵皮屋當做情人般,用情詩書寫,居然產生了效應。從部落格,他招攬到了第一件,金額只有五百塊的信箱鎖小工,後來他發現,口碑好到,只要做鐵工的曾文昌寫什麼,生意就來,包括他做了兩三年的鐵皮屋,之後又接不完做樓梯,變成網路熱搜!
「我試著在部落格裡書寫我的鐵工之路 1-5 集,跟老婆在車上聊天時,她很不耐煩的說,你不是最懂得把握機會嗎,就把這五篇寄去出版社,出不出是他們的事。」隔天,曾文昌收到出版社正面回應,他開心的跳了起來,於是又花了兩年時間,正式出版他第一本書「做鐵工的人」。
「所以我要告訴大家,用心做一件事,不用擔心別人看不到,能量是會累積的,只要人們有需要鐵的地方,鐵匠手中的火就會燃燒!」
高雄美濃敬字亭、雲林十三幅鐵花窗等都是曾文昌的作品,當初是一名客人透過網路找到了曾師傅,希望還原他老家的鐵花窗,曾師傅後來還將它縮小做成迷你版,給民眾DIY。
「木工要學三年十個月,鐵工三年四個月,熬出頭的你無論技術或經驗才能應付工作上的需求,才會被肯定。」但十年寒窗刻苦學習卻面臨斷層,年輕人只要答案,不太願意思考,這讓曾文昌一度反省,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態度和方式,他勸年輕人,「真的要學一門技術的話,最起碼要抱持良好的態度,因為師傅把畢生所學傳授給你,應該抱持著感恩的心,今天產業面臨的困境不只是社會大眾不重視我們,自己也要負相當大的責任,對自己的職業都不尊重,要別人怎麼尊重你?」
他最後要拜託大家不要再說那句話:「不讀書就去做工!」喜歡烹飪、喜歡美術、喜歡修理機械難道就沒出路嗎?「社會需要多元化,每個行業都要被尊重,他們認真生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難道這樣的人不值得正眼相看嗎?我是做鐵工的人,以身為鐵工為傲,因為用心所以你看得到!」
完整影片: 【人文講堂】用心堅持的職人精神 - 曾文昌
本文為「大愛行」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