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講堂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去除鼻胃管灌食迷思

  從事重症醫學多年的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秀丹,看到許多臥床的老人,全身攣縮,插著鼻胃管、氣切管、導尿管…久病不癒導致身心憔悴,讓她十分不捨,與這樣辛苦的活著,不如有尊嚴地離開,...

為世界種植教育 從了解教育的本質開始

  「我們希望學校就像遠山一樣,呼喚孩子去上學。」   林子鈞,台大畢業生,遠山呼喚的共同創辦人,在尼泊爾,找到自己人生方向與信仰,六年來,幫助 5 千 5 百多位孩子長期上學,種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他說:「讓...

好眠十招 想要睡得好醫師有妙招

  您昨晚睡得好嗎?怎麼樣算是好,怎樣算不好?如果長期睡眠品質差,會影響到白天作息,惡性循環下,甚至會威脅到身心發展,所以,如何打造優質的睡眠品質,如何睡得著又睡得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首先要定義「睡...

鯨豚記 追尋那巨大的湛藍

  【山腳下 花蓮人文講堂】「《山海台灣》系列講座」第一場,由榮獲《美國IPA國際攝影》榮譽獎、拍攝《海豚的圈圈》紀錄片的金磊導演揭開序幕。   「鯨豚記--追尋那巨大的湛藍」,金磊導演引領聽眾一同遨遊廣袤的...

山上的哲學家 獵人帶路幹嘛去?

  來自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龔卓軍所長,專擅於現象學與當代法國哲學,長期關注身體哲學、美學、現象學心理學,以及精神分析的相關議題。轉向關注對身在台灣的我們熟悉又疏離之境地,講述的是哲學家在...

推動都市更新 耕耘城市這畝田

  台灣地狹人稠又位於地震帶上,許多建築都老舊,也無法符合現在的耐震規格,偏偏人口老化嚴重,老人老屋怎麼住?怎麼辦?照顧者充當「人肉升降機」!黃張維這麼形容。   那年冬天他揹著比自己重 20 公斤,罹患肺...

【人文講堂】氣候暖化的善水挑戰

  「上善若水」,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汪中和提到老子道德經第八章裡的這句話,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它是一切生命的根本,但為何善水今天經常變惡水?正是人類自己破壞了地球的生態平衡。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

可被吃掉的塑膠 為環境問題解圍

  從海龜鼻子夾出長長的吸管,這段影片讓人怵目驚心之餘,也叫人省思人類究竟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全球知名連鎖咖啡店跨海找上台灣環保塑膠科技公司,採用能被微生物吃掉,獲得國際認證的製品,替代不可分解有...

向運動員學習 怎樣與挫折共處

  做為一個運動員生涯規劃師的曾荃鈺,在與運動員相處過程中,深深感到體育職涯路上限制很多,於是成立了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要幫助選手打開眼界拓寬未來,看見自己更多的可能,「運動員生涯規劃師...

從愛自己開始 學習用愛好好告別

  當生命走到最後,任何東西帶不走,唯有愛可以留給別人長存心底。心理諮商師蘇絢慧說,要讓自己和家人無憾的走完人生,必須平時做好準備,及時愛自己、愛別人。   「我曾在安寧病房服務臨終病人,與他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