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慈濟醫院

達文西手術切除攝護腺癌 北慈助擺脫漏尿危機

  63歲的李先生平時身體狀況良好,且無排尿障礙;然而,日前健檢發現攝護腺癌指數(PSA)竟高達68,遠超於正常範圍4以下,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求診,切片檢查後確診為攝護腺癌第三期。審慎考量可選擇的手術方式、...

肛門太窄無法排便 北慈皮瓣整形手術告別瀉藥

  73歲的柯先生從年輕時就有排便流血的困擾,幾十年間求醫無數,也接受過不少次痔瘡手術,但始終沒有好轉,年紀長了更演變成稍一出力就流血,反覆裂傷、疼痛。大腸鏡檢查確定柯先生的腸子沒問題,但排便的困擾持續...

蟎蟲導致眼瞼緣炎 台北慈濟醫院告訴你怎麼醫

  蟎蟲是寄生蟲的一種,常寄生於睫毛毛囊內造成眼瞼發炎及角質化。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起毛囊腫大發炎,要是侵犯到分泌油脂的麥粒線體,造成阻塞、萎縮,則可能變成永久性乾眼症。有感於許多門診患者受蟎蟲所苦...

把握黃金4分鐘 救回瀕死患者

  68歲的陳先生,在腦中風後兩個月的半夜如廁時,突然感到胸悶及呼吸困難接著喪失意識倒地。在一旁照顧的兒子,因曾受過急救員訓練,機警的判斷出父親可能心臟停止,在兩分鐘內聯絡了救護車,同時自己幫父親進行心...

心臟多一條電線 壯男猝死北慈搶救重生

  28歲陳先生身體健壯,雖然曾在健檢時被告知「心臟有問題」,但無不適的緣故,他未積極就醫,跑步重訓樣樣來,自學生時代起便練就一副好身材。日前深夜在家中無預警昏厥,失去生命徵象,雖然家人在第一時間施行心...

不治病的診間 北慈預立醫療諮商門診

  《病人自主權利法》是臺灣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也是全亞洲第一部完整保障病人自主權與善終權的專法,經過 與家人一起參與諮商及溝通,民眾可預先決定接受或拒絕哪些醫療,善終是自己可以選擇的!   ...

臺北慈院提醒 小小智齒也會釀成口腔癌

  18歲的游同學因右下顎疼痛至牙醫診所就診,經X光檢查發現右下智齒因無法正常生長,有發炎情形。然而,拔除智齒後傷口持續悶痛並伴隨麻刺感,近兩個月之久;期間,持續接受消炎止痛治療仍未改善,最後被轉診至台...

唇癌噬顏 台北慈院整外醫精工重建

  嗜吃檳榔、菸酒的49歲呂先生在多年前罹患唇癌,但礙於經濟未穩定就醫,因此惡化被轉介到台北慈濟醫院時已經是口腔癌第四期患者,不但顏面被一顆不規則形狀的大腫瘤占據近四分之一,嘴唇更是被侵犯到幾乎看不見。...

致力提升醫療品質 北慈三團隊獲肯定

國家醫療品質獎(NHQA)為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舉辦之全國性醫療品質競賽,獲獎團隊即代表獲得國家級肯定,「第22屆國家醫療品質獎」台北慈濟醫院共有三個團隊榮獲此殊榮,成績斐然。 其中,外科護愛圈團隊...

染疫重症與否 基因序列有影響

  2021年疫情爆發時,台北慈濟醫院一共收治911名染疫患者,遺傳學專家兒科部蔡立平醫師以既有外國研究為根基,在徵得病人意願的情況下,與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其檢體進行基因研究,初步發現染疫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