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校園
-
花好月圓慶元宵 臺南慈小招生說明暨課程體驗2月24日元宵節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在這天,臺南慈濟高中國小部一早喜迎將於今年入學的小一新生和家長們,人文室用心規畫由人文老師帶領孩童學習慈濟人文課,結合品格教育最具特色的兩門體驗課...
-
國教署持續推廣戶外教育體驗 深根在地觀念戶外教育提供學生真實情境體驗,喚起學習的渴望與喜悅,並營造萬物為我師、處處可學習氛圍。為推行「向山致敬、向海致敬」政策,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全國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育,透過山野、博物館、海洋、原住...
-
花蓮縣政府補助辦理 慈濟大學培養優質保母因應現代雙薪家庭與社會需要,解決父母的托育困擾,保障幼兒的就托權益,讓幼兒能獲得妥善照顧,提昇托育人員專業職能,花蓮縣政府補助慈濟大學辦理「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假日班,今年度第1期上課時間為3月2...
-
兼具高教技職優點 新慈濟大學高中職生最佳選擇花東高職的學子有福了,整併後的新慈濟大學將成為東台灣擁有最完整學制班別的大學,就讀技職學校的高中生仍可透過統測管道進入慈濟大學就讀。選擇慈濟大學,即刻就能擁有技職與高教兩種體系的優點,還有慈濟四...
-
生而為人環保是義務 臺南慈中RE-THINK講座2024年2月21日,臺南慈中邀請到透過社群媒體,傳遞海洋的真相、號召真實環保行動的RE-THINK團隊講師黃宜佳,以「RE-THINK 海島子民必修的一堂垃圾課」,與國一及國二同學分享RE-THINK從事淨灘活動的經歷,以及環保回收的重...
-
馬來西亞崇華獨中訪慈大附中 深化姊妹校情誼馬來西亞江沙崇華獨立中學董事長拿督黃勝全AMP太平局紳及莊織華校長帶領該校董事及師長一行17人於2月21日訪慈大附中,與慈中教師團隊及家長志工交流。此行是繼2023年8月兩校於馬來西亞締結姊妹校後再次相聚,實踐姊...
-
慈科大研發可逆洗攜帶型淨水裝置 簽署專利授權根據統計,全球有20億人生活在水資源缺乏區域,當於每4人就有1人只能喝河川、湖泊或淺井的水。這些水源可能被糞便污染,傳播致命疾病,包括霍亂和腹瀉等。尤其,每年有多達48萬5千人死於腹瀉,其中,五歲以下的兒...
-
德國Kehl公共行政學院交流公共行政與政府治理德國Kehl公共行政學院(Hochschule für öffentliche Verwaltung Kehl)前副校長凱格曼(Prof. Dr.Jürgen Kegelmann)20日率團拜會花蓮縣長徐榛蔚,雙方進行城市、文化、公共治理等交流,並與東華大學簽署MOU。縣長徐榛蔚分享公共行政與政府治...
-
放寒假 銅蘭國小小學生到慈大上課去放寒假啦!慈濟大學看見晴天醫療服務隊在2月1日和2日到花蓮銅蘭國小舉辦寒假營隊「勇往直前的Z世代」。這兩天,大學生為小朋友設計多元的課程和活動,也帶小朋友到慈濟大學上課,他們對大學生活充滿好奇,發現大...
-
慈大研究居家運動訓練有效改善頭頸癌術後恢復頭頸癌(Head and Neck Cancer, HNC)是指發生在頭頸部區域的惡性腫瘤,包括口腔、喉嚨、鼻腔、鼻咽、甲狀腺和唾液腺等部位的癌症。這類癌症的成因可能涉及多種因素,例如抽煙及/或嚼檳榔、喝酒、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