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校園
-
走進校園走進學美 看見校園環境的美感蛻變
為培養國民美學前瞻能力,教育部長期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強調美感落實於生活各層面,藉由美感連結校園環境,自108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透過學習環境...
-
人文饗宴在臺南慈小 音樂手語共譜愛的旋律
2024年十月的第三週朝會,在演藝廳響起可愛的慈濟歌曲,臺南慈小迎來了二年級「慈濟歌齊聲唱」與四年級「妙手生華手語」兩場比賽。悠揚的音樂聲在臺南慈中國小部校園裡此起彼落,同學們利用時間在課堂上排練比賽曲目...
-
慈大外籍生學習空拍技術 體驗臺灣在地文化
為增強學生實作能力並增加對台灣的深入了解,慈濟大學人文傳播暨社會科學院許峻嘉院長10月18日至20日,帶領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斯里蘭卡、菲律賓、吉爾吉斯、烏克蘭和尼泊爾等國家的21位國際學生,前往彰化埔鹽鄉和大...
-
教育部攜手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設置智慧賦能培育基地
因應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教育部針對未來超高齡社會之照護人才需求,透過「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補助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簡稱國北護)建立「智慧賦能人才培育基地」,於今(22)日邀請產...
-
探討「AI與批判思考」 臺加深度學習跨國視訊會議
113年5月底臺灣深度學習校群至加拿大渥太華OCSB參訪交流,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教育部國教署為延續雙邊的情誼及教育交流,10月2日上午9時(加拿大時間為10月1日晚間9時),臺灣深度學習校群(Taiwan NPDL)與加拿大渥太華...
-
慈大攜手中研院 推動原住民人才培育打造原鄉AI
慈濟大學與中央研究院攜手推動「AI到原鄉」,在人工智慧及原住民人才培育方面加強合作,縮短城鄉數位落差。為了讓年輕學子了解中研院的研究成果,近距離接觸前端科學技術,19日,慈濟大學50位師生在原住民族學生資源...
-
世界級AI與數據分析領域大師帶領學生探索AI
世界級AI與數據分析領域大師黃雪晴博士,特別受慈大附中李玲惠校長的邀請,10日分別在慈濟大學、花蓮慈大附中舉行座談會,討論如何因應AI帶來的改變,並同時透過視訊直播,與來自世界五國十二校近千位的學生暢談;她...
-
瓜地馬拉第一夫人喜收慈大翻譯波波爾烏中文本
十月十六日,專程來台參與國慶的瓜地馬拉第一夫人Dr. Lucrecia Peinado,從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手中,欣喜接獲《Popol vuh para niños給兒童的波波爾烏》!這不但是童書版《波波爾烏》首度翻譯成繁體中文,也是慈濟大學與瓜地...
-
從空拍到身障及弱勢群體疏散 土石流避難講習
花蓮0403地震後,新生千處崩塌地,遇到大雨容易造成邊坡鬆動,造成災害。花蓮縣政府於10月18日舉辦「113年度土石流潛勢溪流保全戶與疏散避難規劃講習」,邀請東華大學、慈濟大學學界專家分享無人機防災科技與身障弱...
-
慈大傳播系校友潘信安 獲金鐘獎節目類剪輯獎
第59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18日登場,節目類剪輯獎由《叫我野孩子2》潘信安拿下,潘信安為慈濟大學102級傳播系校友。獲知潘信安敲響金鐘的第一時消息,師生們便紛紛透過社群媒體分享這好消息,讚許潘信安真是「慈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