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中國際文化與理解課程 認識台泰原民文化

  慈大附中於去年九月開展國際文化與理解課程,由高二雙語班同學以文化為探究議題,定期與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同學視訊交流。上學期分別就台泰二地的校園生活、傳統節慶、特色景點、飲食文化等主題,進行視訊互動與分享,這學期則在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何縕琪院長的指導下,以原住民文化及生態永續為主軸,進行線上共學與交流。本學期初,由慈濟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李姿穎老師帶領二校學生認識蘭嶼達悟族與飛魚季,三月份則是由清邁慈濟學校許宛同老師介紹泰北少數民族「甲良族」,也就是俗稱的「長頸族」。

  慈大附中所處的花蓮,是台灣原住民人口最多之地。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入了解花東原住民的敬天愛地與生態永續理念,在四月二十七日的課程中,特別安排位在花蓮豐濱的高山森林基地創辦人馬中原老師以「用一座山來接待」為題,帶領同學們認識海岸布農與部落旅遊新境界。

  「布農族為何會住海邊?」「你在花蓮瞭解原住民嗎?」「部落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部落面對的困難是什麼?」「高山森林基地在做什麼?」「你知道的部落旅遊長什麼樣子?」「生態旅遊跟部落旅遊有關連嗎?」在演講一開始,馬老師即拋出七個問題來與同學互動。接著,馬老師介紹日據時代居住在南投深山的布農族,為何會遷徙到花蓮豐濱的磯崎村,成為全台唯一住在海邊的布農族部落。而身為原住民的他,又是如何在部落成長、到都市發展,最後從自卑走向自我認同,基於使命感與歸屬感,再度回到部落創建高山森林基地,以沉浸式的體驗,給部落旅遊一個尊貴的身分。

  演講過程中,最讓同學們震撼的是馬老師播放紐西蘭毛利人的一段影片,那是一所紐西蘭高中,為了向即將退休的老師道別,全校上千名學生集合在禮堂內對著講台上的老師跳毛利人戰舞,不只動作整齊劃一、場面壯觀,而且從學生認真投入的表情中,看到他們對於毛利人傳統文化的強烈認同與驕傲。馬老師說他從毛利人戰舞看見自己,更希望原住民能像毛利人一樣,珍視自己的文化及資產,發揮原住民的優勢來翻轉劣勢。

  同樣具有原住民血統的劉濰綪同學分享到,自己的家族從祖父那一代就取消原住民身份,原因是當時人們對原住民不友善,使他們自卑且有些厭惡這特別的身份。不過這學期的原住民系列課程讓她感動與激動,也對原住民改觀。同樣是原住民的朱嘉倪同學則表示,聽完演講後,自己要多學習族語和相關文化,並且要友善環境,不破壞自然,也希望有機會能親自到高山森林基地去體驗。鄒永濬同學則認為這些課程讓他對文化的留存有更深的體悟,並開始思考如何有實際的作為在保留傳統文化與促進文明發展中取得平衡。

撰文/廖逸貞;攝影/廖逸貞、黃卉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