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中繼高中部榮獲東區科展動物與醫學學科組特優進軍全國賽,再傳捷報,國中部、國小部參加花蓮縣第62屆國民中小學科學展覽,榮獲國小組物理科第一名,國中組生物科第一名、國小組化學科榮獲第二名、國小組物理科作品入選,成績亮麗,慈大附中人才培育有成。其中國小物理科「義大利麵之扭力係數與組合構造相關性研究」將代表花蓮縣參加全國賽。
本屆獲獎的四件作品,分別是:小學部吳定駩同學的作品「義大利麵之扭力係數與組合構造相關性研究」研究義大利麵體之不同組合構造是否導致不同的扭力係數,自製一套扭力係數量測設備,研究扭力係數與麵體長度、組合構造之關係,並以玉米纖維材料3D 列印不同的組合構造之細線,驗證實驗結果,獲得物理科第一名,取得全國賽資格,由王佩茹主任、謝詠安老師指導;小學部王品涵、陳瑋嘉、涂明慧、陳祠廷同學的作品「『酵』出好能量」,探討再生能源之一的生質能,希望能提升生質能源製成的效能,對地球盡自己的一份心力,獲得化學科第二名,由王佩茹主任、謝詠安老師老師指導;小學部楊岱恩、簡宇伶、徐翊綾、張慨睿同學的作品「旋風魔術師」探究風力發電的功率差異,及風力發電機在生活中的應用,獲得物理科入選,由鄔雪惠老師、謝詠安老師指導;國中部李誠恩、李建豪、林芊逸同學的作品「杜比亞蟑螂腸道菌對其攝食行為之影響」,研究蟑螂如何分解食入體內的紙盒纖維素,獲得生物科第一名,由林麗君老師指導。
指導老師謝詠安表示,學習的目的不在於結果,而是實驗步驟中遇到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並將所學知識直接應用在生活中,才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實踐的能力。去年科展研究過程由於溫度無法控制,導致酒精濃度無法有明顯趨勢,這便成了今年研究時首要解決的問題。期間有發生物品蒸餾時燒焦、繼電器無法控溫等諸多因素,該如何提升酒精濃度與產量也一直是個難題,但經過幾次實驗後的討論、修正,所遇到的問題便能一一迎刃而解。
小學部吳定駩同學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做科展,雖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尤其要將網路上所查詢到的測量設備進行改造,花了很多心思,最後以3D列印機繪製圖,成功做出測量設備,這是最大的成就感。在這次比賽中,不但學會了查詢文獻、整理資料,還有溝通表達...,收穫滿滿!
小學部王品涵同學分享,大家花了許多的假日到校研究科展內容,學習很多有效率製作生質酒精的方法,尤其是以Arduino恆溫程式與繼電器製作蒸餾的恆溫環境花了最多的精神,經過不斷測試才成功,也激發起自己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希望之後還有機會繼續探討,也感謝老師耐心的陪伴與指導。
國中部李誠恩及林芊逸分享,初期因為對實驗器材操作不純熟,時常出錯,在實驗繁複的過程中遇到很多挑戰,另一方面要兼顧課業與科學研究,也考驗時間分配的功力與抗壓性。感謝林麗君老師的指導、陪伴,柯政宏老師及陳英仁導師賽前的指導與支持,成就了今天的自己,開拓了視野,並從中對微生物有更深的理解,將會以本次的學習化作養分,滋養之後的研究之路,不懈前行。
慈大附中校長李玲惠表示,慈大附中從小學部開始以素養導向教學奠基科學教育基礎,鼓勵孩子善於觀察,培養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國中、高中更連結慈濟大學、東華大學與科學研究機構資源,成立實驗班系統化培養孩子科學研究能力。從引導學生發想題目、設計實驗、探究問題、分析數據、整理報告、訓練口頭發表等,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科學研究殿堂。
感恩所有指導老師與學生的投入,相信一切的努力,都會在學生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透過科展舞台,讓花東學子提升科學思維,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更學習團隊合作的溝通能力,互相成長。
撰文/王佩茹、謝詠安、林成財、張晴芳;攝影/慈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