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與南京中醫藥大學,6/20日至6/23日透過線上舉辦「 2022兩岸學生中醫藥文化傳承夏令營」。這也是因新冠疫情影響,兩校第二次舉辦線上營隊活動,四天行程,將會邀請兩校教師線上傳授中醫藥知識及分享兩校教學與研究成果,期許未來兩校在教學研究上可以更多合作機會。
慈濟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於2016年簽訂學術交流協定,每年兩校師生互訪,舉辦過六場實地營隊,透過兩校中醫藥專家臨床應用與實務交流活動,加深彼此對中醫(含針灸、傷科)及中藥材之認識,並增強兩校同學們對於中醫藥文化的專業知識,進而凝聚兩校師生之情誼。去年(2021)因為疫情關系,首次舉辦上線上夏令營獲得參與學員肯定。有鑒於學生的學習更不應受疫情影響,因此決定今年仍續辦線上夏令營。
開營典禮與會貴賓包括: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顏瑞鴻副校長、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蕭心怡國際長、醫學院陳宗鷹院長、醫學院謝坤叡副院長、護理學系彭台珠主任、學士後中醫學系主任林宜信教授及花蓮慈濟醫院何宗融副院長等;以及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程純教授、孫志廣副校長、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旭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慈濟醫院中醫師、慈濟大學及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代表等等。
開營典禮上,首先播放兩校合作交流集錦。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致詞表示,透過一年一度、一期一會交流,雙方情誼逐漸增加它的厚實,無形病毒阻礙會面之路,但交流未受阻礙。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慈濟第一時間便在武漢協助防疫工作,迄今已幫助了二千家醫院及機構,也提供民眾防疫物資,最重要的協助大家心靈的後盾。這3年來,慈濟共幫助了97個國家的防疫工作,尤其是落後地區更是不遺餘力。我們雙方有一個很重要的共同理念就是「以人為本,視病如親」,而中醫的共同理念,就是培育後起的中醫師以及醫療專業人員,一棒一棒傳承下去造福社會。待疫情過後,期待雙方可以針對中西醫合療的未來探討更大的空間。
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表示,慈濟大學與南京中醫藥大學簽約多年,交流密切、和諧。愛因斯坦方程式E=MC2告訴我們質能是互通,就如同中醫理論陰陽是互補,只有陰陽互補才有無窮可能性。南京中醫藥大學是大陸歷史優久的中醫藥大學,而慈濟大學的中醫系大約只有10幾年,感恩南京中醫藥大學這段期間給予的協助,讓學生有機會到大陸去學習。雖是線上夏令營仍有許多精彩的演講內容,代表兩校在疫情之下,合作還是非常密切;可以穿越時空,代表二校非常合心,祈願二校合作永永遠遠,共創未來。一起為傳統的中醫藥努力,一起為人類的健康貢獻更大的力量。
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程純教授致詞時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年仍以線上形式開展此次夏令營活動,雖然身處兩地,但相信透過雲端的相逢,兩岸青年學子一定會攜手奮進、共同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發展。自2016年慈大與南京中醫藥大學締結為姊妹學校以來,兩校不斷開展中醫藥學術科研合作、師生交流互訪等活動。此次攜手舉辦"兩岸青年學生暑期夏令營",期望能夠進一步推動兩校在人才培養、學術科研、醫學人文等領域的深入交流合作,共同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品質,共同維護兩岸民眾的健康福祉,共同促進中醫藥事業更好發展。
南京中醫藥大學孫志廣副校長表示,二校過去交流有很好的成效,特別是2019年親自到慈濟大學交流收獲滿滿,這幾年因為疫情影響,雖然沒有面對面對面交流機會,但二校仍透過各種管道交流,為弘揚中醫藥及培養人才共同努力,衷心祝福此次夏令營圓滿成功。感恩教授、專家們以線上分享方式傳承中醫藥知識,希望學生們能好好把握機會認真學習。
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表示,此次交流營的議程非常的豐富,還有許多臨床經驗的分享;雖因疫情影響,慈大教授沒有停止基礎的研究,在黃芩、丹參、雷公根等等,在各種不同的疾病模式、動物模式,都有很好的成果和發表,期待在未來的交流當中,我們的基礎研究也可以補強中醫的實證醫學。生命科學系許豪仁主任近日也為靜思本草飲成分的有效化合物建立了一個資料庫,基於這個資料庫,未來會有更多的研究的素材,期待疫情早日的消弭,讓兩校師生可以面對面交流討論,共同成長。
承辧單位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林宜信主任表示,4天的線上交流活動,在二校師長共同啟動後正式展開,議程包括慈大後中醫學系及慈濟各醫院研究與教學成果、台灣中醫藥教育發展、膏方及調整脾胃在膏方中的重要作用、中醫推拿、從督脈針久診治抑鬱症、健康需要管理....等課程,相信大家都能收穫滿滿,感恩大家共襄盛舉。
撰文/王碧霞、攝影/慈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