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慈濟高中安排高一全體師生至仁德與崇善環保教育站,期望離開課堂教室將學校環保課程中所學化為實際行動。
兩地環保教育站不約而同地都有安排綜合分類區、塑膠袋分類,從最貼近生活中製造出的回收物,讓同學們去做分類回收的同時,能夠產生深刻的反思。「今天一開始的環保課程,慈濟志工將環保分類及回收說明得很仔細,讓我們學習到很多。在第一站綜合分類區,看到很多人丟棄的物品連標籤或包裝都還沒拆就丟掉了,感覺很可惜。自己之後要買東西或用東西的時候要更謹慎的思考再行動,才不會造成浪費。」高一知足班梁芷榕有感而發地說道。
在異味濃厚的回收堆中,平常也會仔細做分類高一和氣班楊昀蓁看著堆積如山的垃圾,思考著為什麼大家不做分類,並覺得這樣是不對的。「大家應該要知道地球面臨的危機,不能再製造無法收拾的垃圾,並且從生活中做起。像我去買東西都會自己帶環保袋跟碗等非一次性的容器來盛裝。」
在環保教育站裡,高一各班導師身體力行,以實際投入回收分類行動作為學生們的學習典範,並督促與鼓勵同學們把握當下去付出與學習。活動結束後,高一知足班黃琮瑄老師與學生勉勵道:「隨著年紀增長,行為要更佳成熟,智慧也要增加。希望大家能用心反思做環保的感受並將環保實踐於日常,因為無論說環保說的感觸再多,都不如在生活中有實際的微改變。」
誠如琮瑄老師所言,做環保回收不能只是口號,也不能只是一次體驗後的心得感想。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唯有將環保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並降低物慾,改變浪費與非必要性的消費習慣,集結眾人的微小改變,方能成就清境大地的大可能。
(撰文/林育吟、攝影/林曉瑩、陳怡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