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研究能量與產業連結!慈濟大學與大愛感恩科技於8月23日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就產品創新技術、學生實習、以及環保再生等多面項進行合作,落實研究為應用,未來慈濟大學的研究可以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實體化,從校園推廣到社區,服務更多的民眾。
慈濟大學與大愛感恩科技今天舉辦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由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和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代表簽約,雙方對這次合作非常重視,包括慈濟大學顏瑞鴻副校長、何昆益主秘、曾俊傑研發長、林珍如總務長、物理治療學系、公共衛生學系、醫學資訊學系、護理系、全球永續發展目標教研總中心、通識教育中心等主任老師們,大愛感恩科技林家和董事,李鼎銘總經理,洪若岑設計總監,以及研發部、設計部、行政人資、經營規劃室等人蒞臨會場,期待透過產學合作,達到慈悲科技利益眾生的理念。
慈大劉怡均校長表示,慈濟大學有很好的研發人才,許多研究已有專利申請,例如物理治療系開發的復健輔具,還有醫學資訊學系結合醫院的智慧系統等,但如何將研發的成果產品化、普及化呢?大愛感恩科技將回收再利用,產品多元,從賑災物品到生活用品等,未來期待透過與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學合作,以環保的精神落實研究。
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致詞,本著證嚴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大愛感恩科技重視社會責任,在慈濟人及同仁的努力下,獲得國內外許多獎項的肯定,同為慈濟志業體,期待透過合作交流,推廣慈濟的環保人文之愛。
現場由大愛感恩科技經營規劃室張絮評師姊報告未來合作項目,張絮評也是103級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校友,簡報內容提出,雙方就慈悲科技、慈善公益、環保人文、環境教育四面向,從大學端的社區服務了解消費者的需要,進而進行研發設計,到大愛感恩科技的改良技術,最後推廣產品,在環保人文上學生透過到環保站,大愛感恩科技了解如何從回收變成產品,甚至可以與師培中心設計環境教育教材等。
由慈大校友回到母校進行精彩且系統化的規劃,校長劉怡均感恩大愛感恩科技的栽培,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說:「聘任慈大的畢業生,可以少訓練十年,期待未來就研究、人才培育上,雙方借力使力、資源共享。」
如何研發促進人類健康,永續生活等產品,慈濟大學蓄勢待發,力求產學完美結合,物理治療系楊志鴻老師研究的足底訓練器與大愛感恩科技已於8月初進行產品初步的改良設計,而未來慈大和大愛感恩科技將以在地產業、文化為本,擴展產、學合作,共同推廣回收再生精神,就環保與教育發揮影響力。
撰文/李家萓;攝影/慈濟大學,大愛感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