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所學校開學第一周的校門口,沒有孩子流著淚與家長難分難捨的畫面?還個個面帶笑容,揹著書包、提著學用品,向門口的師長問早安後,歡喜地走向班級?原來是小一新生開學前後,慈大附中國小部精心策畫了許多的活動,除了暑假特定為小一新生開辦正音班課程,讓孩子提早熟悉校園與老師,也在開學前夕辦理「幸福慈小‧寶貝你好」的迎新活動,開學典禮時,更透過「陪你勇敢‧不再旁觀」的戲劇,迎接孩子的到來,讓108位小一新生能盡早融入與適應慈小的學習與生活。
「迎新禮」是慈小每年特別為新生舉辦的活動,過程中除認識導師及所有師長外,還為新生與家長們規劃一連闖關,從入校園的「快樂點點名」親子打卡活動,留下孩子入學第一張可愛親子身影,靜思迴廊也設置「寶貝奇遇記」愛的密碼等活動,祝福孩子平安快樂,並跟陪伴的爸媽說聲「我愛您」,除化解孩子忐忑不安的心,也拉近親師生彼此的距離。
學校特別為新生準備「愛的八樣禮」,包括夾鏈袋、U型夾、三角鉛筆、橡皮擦、尺、環保手帕及竹筒,還有家長會的防災頭套等,禮物代表學校的祝福,其中以「三角鉛筆、尺、手帕及竹筒」這四項禮物最特別,希望孩子用「筆」寫下夢想,像「尺」負責守禮,而環保手帕是希望人人志工勤付出,竹筒則是期許孩子日日存善念,行善助人。孩子們一一上台領受禮物外,最後也跟所有導師及爸媽行感恩禮,感恩老師及爸媽的陪伴。
身為小一新生的家長,要如何陪伴孩子做好幼小銜接,是一項重要課題,透過慈濟醫院小兒科張雲傑醫師「好~的開始」親職講座,提供家長們陪伴小一新生適應校園生活妙方。雲傑醫師提到調整生活作息是習慣學校節奏的起手式,家長要懂得適當的放手,即使受傷、疼痛皆能化為成長的養分,讓孩子走的更長、更遠、更穩。而「溝通」是一切的基石,傾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知道爸媽一直都在。教務主任王佩茹則送給了孩子們三對翅膀,從生活作息、學習習慣到閱讀素養的養成,所有規矩的建立,在這個階段是特別重要的。
生活教育是建立好習慣的第一步,迎新當天,老師透過講解及示範,指導孩子如何使用蹲式廁所。開學日,校長及師長們站在校門口迎接新生,一一跟孩子們打招呼,以身作則主動問好,導師也在用餐前教孩子「龍口含珠、鳳頭飲水」的用餐禮儀。從迎新禮到開學日,孩子從服儀中學到照顧自己、從用餐中學到感恩、更從如廁中學習尊重,種種禮儀的教導,目的都是希望每個新生,將來都能成為小小公民。
整個歡迎新生的活動,在開學典禮中達到最高潮,典禮在「地球的孩子」帶動唱中拉開序幕,除了將新生正式介紹給二到六年級哥哥姊姊認識,活動中還特別以剛入學小媁莉同學的「陪你勇敢,不再旁觀」的戲劇,告訴孩子心情沮喪時可找輔導老師,遇到陌生人或被欺負時,要勇敢說不或告訴老師,甚至透過「教育部1953反霸凌專線」,一起拒絕霸凌,共創溫馨友善的校園。
今年從慈幼升上小一的一年一班王向凱爸爸分享:雖然孩子還是在同一個校園裡,但從幼兒園走進小學教室,好像還是不太一樣了。從親職講座中,聽到主任們與醫師的分享,讓身為家長的我們,除了原本僅希望孩子能照顧好身體,更了解小學是養成規律生活習慣、培養閱讀習慣的最好時間。我們深切期盼,孩子能從小在好人密集度最高的校園中繼續快樂長大,未來面對變化迅速的時代,終身持續學習。一年四班張芸熙開學第一天更是一上車就跟爸媽分享交到新朋友、午餐超好吃、期待明天去上學...等。
校長李玲惠歡迎所有新生來到慈小,所有進到慈小的小孩子都是校長的小寶貝,不容許小寶貝們被欺負,希望每個孩子能快樂學習,做個自律自愛、謹守本分的好孩子。
撰文/蘇秋碧、呂杰霖;攝影/王靜誼、慈小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