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違三年登台 慈科大兒童劇「精靈救生靈」公演

兒童劇《精靈救生靈》首場選在地震受創嚴重的台東和花蓮!

  趁國慶連假,因疫情停擺三年的慈濟科技大學2022兒童劇《精靈救生靈》,終於再度登台演出,首場就選在地震受創嚴重的台東和花蓮!以森林小動物為主的猴子、兔子、麋鹿、羚羊、猴子、大象、斑馬、小精靈等,再搭配手語、歌舞和現場互動,邀約觀眾一起幫忙潑水救火。只見小朋友激動的站起來,手腳並用、大聲呼應,還不忘在謝幕後,追著演員合照!

小動物為了拯救生病的小兔子,踏上尋藥旅程。

  兒童劇《精靈救生靈》劇情講述,為了拯救生病的小兔子,一群小動物踏上尋找解藥的旅程,不但遇到了新冠病毒、森林大火、沙塵暴等,也結交了新夥伴,大家同心協力度過難關。特別的是,兒童劇鋪陳的重重困難,正是全球不得不面對的疫情肆虐和氣候變遷,也讓觀眾更有感,更容易獲得共鳴。家長戴鈴蕙表示,透過兒童劇再次驗證,不論是人類或其他動物,都是全球生命共同體。

  幼稚園小班的黃晨希表示,最喜歡兒童劇的兔子姊姊,也會聽兔子姊姊的話,要環保、愛地球,所以,可以少買一點點玩具!家長林筱芳表示,以前看過慈濟的兒童劇,覺得很有教育意義,更能從小時候就培養環保的觀念。

小朋友和大人都被劇情吸引,看得津津有味。

計畫趕不上變化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多端,演出停擺三年,導致不少學生因臨床實習或課業繁重而中途放棄。甚至,就在演出時當眾出錯,像是拿錯道具、愣住卡詞,或太快講出下一句台詞,來不及讓對手醞釀足夠情緒回應。尤其,極有可能因確診或居家隔離而角色大搬風,導致學生得提前多背好幾頁台詞,還得臨時補位,心理壓力倍增。

小朋友、家長開心與演員合照。

  護理科四年級學生鄭芯如表示,以往兒童劇演出,僅需專注於自己的角色、台詞和走位即可。但是,今年不但得熟悉原先角色的武術動作,還得先背熟對戲角色的30多句台詞,以免突發狀況發生,劇情無法串連,可謂挑戰性十足。

  飾演猴子的護理科二年級學生李姵竺表示,同學因課業繁重而退出,自己臨時被換成有台詞的角色。所以,每天起碼花二小時,對著鏡子練習表情和動作,再回看錄影重播,逐一修正到位。「因為我的基本功不如別人,得花雙倍的時間練習。」甚至,在台東演出時,靈機一動加入即興台詞,「快快快!森林要被滅掉了!」瞬間活絡了現場氣氛!

從場地布置、音樂、燈光控制等幕後工作,都由學生一手包辦。

用心就是專業
  從道具、布幕、梳化妝、講台詞、練走位,到場地布置、音樂、燈光控制的幕後工作,全都是沒有任何戲劇背景的慈濟科技大學各科系學生一手包辦。負責音控的護理科四年級學生葉佳妍表示,從台前轉戰至幕後,才發現每一段音樂的時間點竟是「以秒計算」,細節之多,遠超乎想像。若無事前熟讀劇本,一旦犯錯,瞬間影響演員情緒和整體氛圍,壓力之大,遠不輸給台上演員。

  慈濟科技大學人文室主任謝麗華表示,從2020年肆虐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暖化的氣候變遷,都成為兒童劇演出的題材內容,也希望帶給觀眾省思和改變。尤其,看到學生從羞澀到自信,以及融入團隊的合作默契,更從中學習時間管理、互相補位、凝聚共識,可說是課堂外最好的學習和收穫。

撰文︰葉秀品 蔡淵轅
攝影:羅瑞鑫 蔡淵轅 紀靜宜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