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中新課綱增能工作坊 用三盒創新共創思

  Z世代來臨,108新課綱的挑戰為教育現場帶來許多衝擊。花蓮慈大附中秉承高中優質化計畫的核心,21日邀請創新學院講師周碩倫以「三盒創新」的思維,思考教育的過去、現在、未來;校長李玲惠表示「危機就是轉機」,少子化衝擊學校經營,但是也帶來教育現場的翻轉契機,慈大附中與北、基、宜、花的教育夥伴,必須不斷精益求精,運用創新思維,為勤墾教育的老師們挹注養分,以面對未來世代的考驗。

  花蓮慈大附中是教育部108課綱的前導學校「北一區」夥伴學校,校長李玲惠更戮力帶領全校教職員,在新課綱的核心思維下,不斷創新教學大綱、改善行政流程,讓教學、校務能夠相互協助,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教學品質。

  李校長表示,疫情時代的衝擊,改變了既有的教學模式,而新課綱的挑戰,也讓老師與學生面對許多「選擇」,教育工作者不再是過去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而須具備靈活多變的能力,不斷吸收新知,引導學生發掘自我能力。

  李校長說,新課綱推動已逾三年,有鑑於各校行政夥伴為努力推動課程發展、進行教師專業增能、指導學習歷程檔案、發展學校特色亮點,教學與行政工作已非往昔,為協助行政夥伴與各校課程領導夥伴能精準定位學校發展、盤點缺乏效能的活動與計畫,並提高課綱執行力,21日邀請企業創新培訓講師與教練顧問—周碩倫老師,帶著夥伴透過「三盒創新法」,盤整108新課綱推動的過去、現在及未來,講師分享提高工作效率的數位工具,更引導學員在有限時間內,激發創意思維,包括花蓮高中校長楊鵬耀、光復高職校長李秋嫺、花工、花農、玉里高中等各校均應邀參加。

  在這次研習活動中,講師周碩倫引用許多企業案例,分析教育工作體系內階層人員的工作特性,他指出「三盒創新法」主要是「管理現在」、「選擇性忘記過去」、「創造未來」,其核心就是「縮短績效的差距、創造未來的新機會」,他也帶領參與學員們思考未來的教育模式,哪些是可以優化的行政流程,哪些是老師們面對未來挑戰所需具備的能力;參與的學員來自不同的領域,大家相互激盪,許多好點子也在討論中不斷紛呈。

  「三盒創新」不僅為各校行政夥伴充電,更帶著全新思維與有效有感的工具回到教育現場,齊心協力推動新課綱!

撰文/戴雯皓;攝影/戴雯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