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見病苦 悟得付出樂」臺南慈中暑期醫院志工

笑容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最佳途徑。

  受新冠疫情影響,整整停了三年的暑期醫院志工活動終於重啟,過往多半是有經驗的學長姐帶領學弟妹,而今多數是全新體驗的同學們,抱持著見證學長學姊們口中的感動而來的好奇心,以及一顆真摯願意付出的心,在周遭同學們都趁疫情開放國外旅行時,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假期規劃,選擇來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參與四天三夜的醫院志工體驗。

學生們熱絡起醫院大廳氣氛,使前來醫院的人掃去憂鬱一起同歡。

  大林慈院的常住志工鶯鶯師姑進行教育訓練時與同學們分享:「當志工沒有秘訣,記得用親切真誠及微笑來問候別人,人跟人之間就像家人一般的距離一樣就行了。」來做志工需要培養『觀察力』與『同理心』,在他人尚未說出他的需求時,便能及時趕上前提供服務,並且以人苦我悲、人傷我痛的心態同理需要幫助的人。

學生們透過手語表演,帶動現場民眾一起投入。

  嘗試放開心胸與人互動,在不同的定點學習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從服務中與相遇的每一個人結一份好緣,無論是大門口、病房定點服務或護理區的協助支援,努力拉進人我之間的距離。

大林常駐鶯鶯師姑帶領學生認識認識環境。

  「在聊天過程中,當我聽到病房裡病患分享他的人生歷程,以及他為何會生病?又為何在這裡治療?就突然覺得很感動,為什麼我們這些健康的人,沒有辦法珍惜自己、沒辦法體會生命的珍貴,反而是那些已經生病,甚至是得到癌症的人,他們每個都很樂觀,還會跟我們說,沒有關係,會好起來的,慢慢治療就行了。」

不論做什麼事,只要用心就是專業。

  在病房區服務的國三楊詠晴同學分享道。對參與醫院志工營隊的學生們而言,醫院就如一所生命教育實踐的校園,學生們在課程所見聞的一切,在這裡都化作真實人生故事,人生病苦與無常,以及生病鬥士們的精神,深深刻劃進學生們心中。

學生帶著祝福,歡喜地到病房送餐。

  醫院志工營隊第三天,一部分學生前往醫院外的古坑小太陽長照機構,在與長輩們互動的過程中,雖然因長輩們都說台語,加上老化而有些口齒不清,學生們很難聽得懂他們在說些什麼,但他們乖巧地促膝跟前,微笑著聆聽他說話,他們明白老人家需要的,其實就是簡單陪伴,而他們的真誠也打動了長輩們,在離開前,甚至有長輩因不捨而流下眼淚,這也令學生們深受感動,不禁回想起自家的爺爺奶奶,甚至是爸爸媽媽,一家人有多久沒坐下來,好好地聽彼此說說話呢?

一口一口帶著耐心與祝福,陪伴長輩用餐。

  「幫助別人會讓自己更快樂!」這是一位定點師姑送給學生的一句話,在醫院志工服務期間,師姑師伯們大手拉小手,帶著學生們熟悉定點服務內容,引導學生和病患及家屬聊天交流,並無時無刻地關心學生有沒有喝水,要不要去吃點心等等。學生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下學習,也學習如何將愛分享給更多的人。

學生如長輩的孫子般承歡膝下。

  營隊最後一天的大廳表演環節,學生們卯足了勁點燃眾人熱情,現場的病患、家屬,以及師姑師伯無不因為學生臉上美麗的笑容、響亮的歌聲,以及真摯有力的手語而感到歡喜滿滿,此時的學生們,都透過身體力行明白付出的人最快樂的道理。

不受醫院外酷熱的氣溫影響,學生積極推著輪椅迎上行動不便的患者。

  有學生在出發前問了領隊老師一個問題:「明明營隊活動過程中非常的辛苦,為什麼以前學長姐們還是爭相每一年都報名參加呢?」老師表示,這個問題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答案都在每個參與過醫院志工的學生心中,來自他們投入志工付出過程中的感動和體悟,是心中一顆善的種子萌芽茁壯,有朝一日能長成庇蔭眾生的大樹,在苦難世間屹立不搖。

各個定點的學生認真觀察與學習。

撰文/林育吟;攝影/林育吟、林曉瑩、陳達生、陳弈亘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