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陳畹蘭老師研究台灣遺體捐贈的動機與影響

  在傳統華人文化中,非常重視保持遺體的完整性,這與孝道文化和儒家思想有很大關聯。儒家文化認為人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因此不管是生前或死後,保持遺體的完整被視為對父母的尊重和孝敬。此外,全屍葬禮也與華人對於死後世界的觀念和祖先崇拜儀式密切相關。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觀念的演進,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接受遺體捐獻等行為。這種改變一方面是由於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對於遺體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們對於生死觀念的反思和利他主義精神的提倡。

  在慈濟大學成立後,由於醫學教育的關係,證嚴法師與慈濟基金會在台灣推動的遺體捐獻運動就很好地展示了如何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同時,鼓勵社會對於遺體捐獻的正面接受和支持。這些變化反映了華人社會在傳統與現代、個人與社會、孝道與利他主義之間尋求平衡和融合的過程。

  但是,究竟是什麼因素讓人們願意捐贈自己的遺體呢?以及這些人的心理特徵為何?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陳畹蘭老師,進行了一項研究。

  陳畹蘭老師邀集已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的336人,請他們填寫包括捐贈大體的動機、死亡焦慮、生命意義、感恩、利他態度、生活滿意度以及情緒量表等問卷;另外也招募大約相同數量、並且和捐贈簽署者在年齡、性別和教育水平上可比較的控制組填寫相同的問卷。。

  研究結果顯示,捐獻者與非捐獻者在心理因素上存在顯著差異。捐獻者在利他態度、感恩、人生目的和生活滿意度上的得分顯著高於控制組(其中利他態度一項的得分最高),而在死亡焦慮上的得分則顯著較低。然而,僅死亡焦慮和感恩顯著預測個體捐獻遺體給醫學科學的可能性。另外,在簽署者中,男性考量「希望減少家人為死後喪葬事宜煩勞」顯著高於女性的簽署者。

  除此之外,陳老師也指出在此研究中,女性簽署者的數量大約是男性的兩倍; 從慈大的遺體捐贈室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志願捐贈(簽署同意書者)人數也是女性多於男性(大約3比2)。但是,實際上成功捐贈的女:男比例卻是2:3。這個現象陳老師認為可能與幾個因素有關:

  慈濟大學醫學模擬中心(MSC-TCU)對遺體捐獻有特定的條件,如大型重建手術、大面積未癒合的傷口、藥物或疾病引起的水腫、肥胖或消瘦等原因可能導致捐獻被拒絕。由於女性在台灣的平均壽命較男性長,當她們死亡時身體的狀況能符合捐贈條件的可能性更低。

  另外,女性可能因為參與宗教、靈性和公民活動的傾向較高,這些活動往往強調利他主義,因此她們在登記捐獻遺體時可能會更為積極。然而,實際捐獻遺體時,可能受到家庭、健康狀況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無法成功捐贈。

  所以,陳老師的研究發現,願意捐贈遺體給醫學教育/研究的人,通常在利他、感恩、人生目的和生活滿意度上都明顯地較高,而且女性有意願捐贈的比例比男性高很多。但是,因為種種因素,到最後能成功捐贈的女性卻低於男性,這或許在進行宣導的時候,是個能著力的點,畢竟發心捐贈最後卻未能成功,也是很讓人惋惜的。

參考文獻:

Chen WL. Body Donation Registration in Taiwan: Reasons and Associated Psychological Factors. Healthcare (Basel). 2023 Mar 28;11(7):969. doi: 10.3390/healthcare11070969. PMID: 37046896; PMCID: PMC10093931.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