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校友建立安全治療中風病患模式

  你知道我們的身體也會產生類似果凍的東西嗎?那種東西就叫做「血塊」,他長得很像豬血湯裡的那種咖啡色血塊,在我們身體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日常生活中,有時會不小心把自己給弄受傷、傷口不斷流血,這時候,我們身體血液中馬上就會產生血塊,讓血液不會繼續跑出來,而讓我們的受傷不會變嚴重,這就是所謂的「凝血作用」。血塊乾掉後,長的便會像餅乾緊緊地貼在傷口上,那就是我們熟悉的結痂,又叫做血痂。

  別以為這些血塊都是來幫助我們的,除了讓傷口癒合,在特殊的情況下,像是心律不整,血塊就會在心臟裡面形成,這些長得像果凍的血塊,就會透過心臟流到全身各個器官,譬如說流到大腦時,血塊流到腦中血管中比較狹窄的地方時,就會把腦血管塞住,這時候血就流不過去,就好像水管塞住,水龍頭流不出水來一樣,需要血液的大腦也會因為血塊堵塞血管,導致腦袋缺血,進而造成腦中風。

  針對這些特殊的病人,醫師會考慮給病人吃藥,讓身體不要容易產生這些長得像果凍的血塊,進而預防腦中風的產生。而這些藥物就叫做「抗凝血劑」。抗凝血劑有許多選擇,近年來其中一種被稱為「非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血劑(NOAC)」的藥物,因為較快的開始作用時間、較少的食物和藥物交互作用、無需經常監測凝血功能等,使得它們在許多情況下成為抗凝治療首選。

  但是,即使吃了抗凝血劑,少部分的人還是有可能因為一些原因而腦中風的;萬一還是發生了中風,在剛發生的時候,醫生就會考慮給一個超級強力的藥物,把腦裡的血塊給溶解掉,我們就叫它「血栓溶解劑」。因為「血栓溶解劑」將血塊溶解的效果非常的強,醫師在用「血栓溶解劑」時就會特別小心,像是日常服用了「抗凝血劑」的病人,醫師在開立溶解血栓的藥劑時,就必須要把日常服用的抗凝血劑列入考量,以免過度損害病人的凝血功能,造成出血不止。

花蓮慈濟醫院家醫部黃暉凱醫師(96級醫學系校友)

  雖然針對日常服用了「抗凝血劑」的人是否可使用「血栓溶解劑」這件事,在國際上各個指引都有相關規定,但針對我們亞洲人的資料並不足夠。為了解答這個重要的問題,慈濟大學醫學系畢業生花蓮慈濟醫院家醫部黃暉凱醫師(96級醫學系校友)、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蔡斗元醫師(96級醫學系校友)、奇美醫院急診部劉祐彰醫師(96級醫學系校友)、台大醫院邱上權醫師(106級醫學系校友)等人,使用了台灣全人口健保資料庫的資料,進行了這個非常重要的研究。他們從資料庫中取得從2011年到2020年之間,共包括7483名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資料進行研究。所有的病人中,有91名(1.2%)使用新型抗凝血劑NOAC,182名(2.4%)使用傳統抗凝血劑(warfarin),其餘7210名(96.4%)未使用抗凝血劑。

  在經過詳細的統計分析後,他們發現:與未使用抗凝血劑的患者相比,使用新型抗凝血劑NOAC的病人在顱內出血、主要出血事件或住院期間死亡率方面並無顯著增加的風險。也就是說,在已經使用新型抗凝血劑NOAC的中風患者使用「血栓溶解劑」相對安全。

  這項研究補上了關於亞洲族群在中風後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時用藥安全性的知識不足,這一發現可望改變目前全球中風治療指引,預估全臺灣有十三萬病人受惠,全球則將有上千萬人得到更好且安全的治療!

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蔡斗元醫師(96級醫學系校友)

參考文獻:

Tsai T, Liu Y, Huang W, et al. Risk of Bleeding Following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 U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ed With Alteplase. JAMA Intern Med. 2024;184(1):37–4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3.6160

撰文/葉綠舒;攝影/慈濟大學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