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中校歌手語比賽 用手說話涵養氣質與人文

高一包容班,尊重每一個獨特的自我,將校歌以樂器演奏搭配人聲,互相扶持共同演出。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舉辦校歌手語比賽比賽以「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歌」為主題,展現學校的核心價值,蘊含創辦人證嚴法師對師生的深切期許,歌詞中的「巍峨超越中央山,坦蕩不讓太平洋」,期待學生心胸寬廣、志向遠大。

高一感恩班,總是笑臉相伴以歡樂為核心價值,簡大為老師與學生一起在上台展現班級最美的標誌「微笑」。

  而「學習服務與創造,尊重合群勤修養」,則展現慈濟教育不僅重視知識學習,更強調品格與利他精神,一字一句提醒學生「照顧好自己的心,做好本分事」。

善解班在課外活動總是全力以赴勇敢挑戰自己,在這個班級每一天都充滿了溫暖和正能量。

  手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卻能跨越語言藩籬,成為溝通橋樑,透過手語呈現出學校創校精神、對自然的尊重以及學習的重視,體現全人教育精神。

大愛班透過優美的手語以及弦樂展現歌詞中的精神內涵,以最真誠的心、流暢的動作呈現慈濟學子的風采。

  台上同學們以流暢的動作展現校歌,發揮創意與團隊合作精神,將手語與隊形變化巧妙融合,呈現出最動人的表演。

能動能靜的高一知足班帶來校歌手語,希望能透過手語演繹對校園有另一層的認識,傳遞寧靜祥和及溫暖。

  而學習手語的過程,也能培養對聾朋友的尊重與同理心,高一包容班張秉益分享第一次上台比手語,體會到過程的不容易,但能從中感受到慈濟人文的重要,是一場讓人難忘的活動。

評審沈思彤老師看到學生對上台演繹手語的重視與態度,將手語中的信達雅再次闡述,鼓勵學生能持續精進。

  這場比賽不僅展現了手語的美,更傳遞出「大愛、關懷、感恩」的信念,李玲惠校長勉勵學生一個人容貌可以改變但氣質卻難培養,除了用雙手詮釋校歌的精神,更要將慈濟教育理念化為實踐行動落實在日常生活,讓感恩尊重愛持續在校園綻放光芒,成為一位胸懷美善擁抱世界的全球公民。

李玲惠校長分享在慈中老師就是希望能夠培育英才,給予機會與舞台,讓每一位孩子發光發熱。

撰文/葉宜鑫;攝影/郭師企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