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攜手USR「食在永續小市集」共同主辦《原住民文化週—Uqun pajah!傳統植物的妙用成果展》,於5月23日盛大登場!活動以太魯閣語「Uqun pajah」(意為「吃野菜」)為主題,帶領校內外師生與民眾走入原住民族的生活智慧與自然觀,開啟一場融合文化、生態與教育的沉浸式體驗之旅。
融合「食在小市集」與「原住民市集」,現場集結各式風味美食、手作工藝、香草製品、原住民族手工藝、野菜食農教育與友善農場農產品,吸引眾多師生與民眾參與。市集融合環保理念,全面提倡自備餐具與購物袋,展現「環保愛地球」的永續行動力。
活動由瑪大藝術恆舞集以活力十足的《荊桐花開》舞蹈揭開序幕,緊接著由慈大TUSASAUS原音社帶來多首動人傳統歌謠,展現原住民族豐富的藝術底蘊與活力。現場不僅是視覺與味覺的饗宴,更是一場文化的深度交流。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專任助理Yudaw表示:「這不僅是一次展覽,更是師生共同學習與交流的平台。希望透過文化週,深化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Uqun pajah! 傳統植物的妙用成果展」靜態展覽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自5月23日至6月7日於中央校區文化長廊展出,以「野菜大秘寶」為主題,透過圖文展板與實體展示,介紹各族群如何運用在地植物進行食療、染織、祭儀等生活實踐;第二階段於6月9日至6月20日移師介仁校區圖書館前入口,持續展現原住民族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樣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透過原資中心所辦理的課程,從野菜學校參訪、婦女們的部落廚房、傳統醫療研習課程,呈現真實且貼近族人野菜生活智慧的文化視角,皆訴說著原住民族世代相傳的智慧與故事。
期盼藉此激發年輕一代對原住民族文化的尊重與好奇,也向大眾傳遞珍視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永續的價值觀。物理治療系二年級的古烜爾同學表示:「展覽介紹很多平時少見的野菜,更能夠看到實際模樣,還有有趣的小互動,真的很新鮮也很有趣!」
慈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長期致力於全民原教與原住民族學生輔導,透過中心推動各項文化活動與課程,積極打造尊重多元、共學共好的校園環境。此外,結合USR教學研究中心與在地連結,使教育與社會實踐,攜手原住民族社群共創永續未來。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