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國際合作與教育實踐,慈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日前攜手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與柔佛州培華中學及馬六甲慈濟聯絡處合作,展開一系列跨國教育增能行動。此次交流聚焦「數位時代下的班級經營」與「生命教育」,以實踐人文關懷與科技融合的教育理念。
由慈大附中校長李玲惠、慈濟大學全球事務長郭又銘副教授、以及慈大教研所學生葉宜宣老師(現任慈大附中教學組)共同帶領,融合師培中心教學實務與慈濟教育的人文理念,將教學觸角延伸至東南亞,,深化師生互動與社會實踐的全球視野。
本次行程涵蓋培華中學、華仁中學共四場次的學生營隊、教師專業增能工作坊與專題講座,吸引逾300位當地教師熱情參與。課程內容聚焦於AI科技在教學現場的應用、數位工具於班級經營的實務操作,以及教師與學生情感連結與互動技巧的提升。葉宜宣老師更將慈濟人文教育核心價值融入教學,帶領教師實作演練,掌握新時代班級經營的關鍵能力。
活動現場氣氛熱絡,教師們普遍表示課程「實用性高」、「具即戰力」,並對慈濟強調「陪伴與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理念深受感動。華仁中學一位教師分享:「在高度科技化的時代,老師的分享提醒了我們,別忘了要以溫度與理解回歸班級經營的初心。」
此次交流也肩負慈濟教育理念與全球師資推廣的雙重使命。慈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推動以「教育現場為本位」的USR實踐,故教師分享多能回應教育現場的真實需求,活動期間亦向參與學員介紹慈濟在尼泊爾「佛國翻轉教育」的發展與願景,展現慈濟教育走向國際、實踐教育為志業的具體行動。
「耕耘在地,放眼國際」,藉著這場跨國教育行動,慈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進一步落實了國際教育實踐,也讓慈濟教育理念在多元文化場域中持續發酵與扎根。未來將持續串聯海外教育機構與慈濟志業體系,拓展USR實踐場域,培養具備人文精神、實作能力與全球視野的教育者,讓教育成為溫柔而堅定改變世界的力量。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慈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