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教育局與大學攜手舉辦環境教育暑期營隊,為協助高中生掌握全球環境趨勢並培養永續知能與雙語能力。營隊旨在提升高中生對零廢棄永續生活的理解、參與及實踐力,同時強化其環境意識與領袖能力。
7月3日營隊學員、各校師長及大學生隊輔共計43位來到臺南慈濟高中深入探索永續生活與ESG實踐,在總務處團隊的引導下,學員們來到落葉堆肥區。原本無用的落葉轉化為富含有機質的天然肥料,不僅為校園植物提供了養分,也示範了如何透過簡單的行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緊接著高一同學帶來精采有趣的綠色答人秀活動,透過Kahoot線上遊戲軟體帶領大家認識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與世界海洋日。王同學這次承擔主持人,「我學到更多有關愛護地球的方法,在我負責的kahoot當中講述許多全球重要日子,其中也講到關於永續發展的綠色能源,如氫能源、太陽能與各種海洋能等,希望未來透過這些能源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
接下來前往環境永續教室,裡面陳列著許多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產品,由人文室林曉瑩主任負責解說,大愛感恩科技以推廣環保再生素材與再生紡織產品為主要業務,讓寶特瓶回收再生,增加附加價值。簡志雄老師則示範操作永續教室裡展示的環保一條龍,將寶特瓶處理成塑膠粒再抽絲再生成大愛紗,製成聚酯纖維的衣服、帽子、毛毯......等物品,透過機器模擬親眼看見寶特瓶再製,學生們積極提問十分感興趣,而現場多元的環保再製產品更令人感到驚奇。
環境教室基地則分為三關,在「龜兔不賽跑」一關,由兩位國一同學擔任關主負責解說,透過閱讀、戲劇及說故事等多元方式告訴大家如何透過水土保持方法,降低天然災害帶來的傷害及損失。參訪同學可以知道水土保持和種樹,也能更知道怎麼保育環境。
來到「淨零食光屋」主題為落實淨零碳排、蔬食減碳,由圖書館柏伶主任帶領大家體驗「地球發燒了點餐遊戲」,參訪同學分享道:「我覺得這關很有教育意義,也很有趣,把原本有點艱深的議題教的很淺顯易懂,能把深奧的環保知識利用遊戲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
一樓則由國三及小四的同學們負責介紹中庭,也帶著大家走入生態池與香草園。中庭使用由廢棄紙容器塑膠膜製成的淨斯福慧連鎖磚,除了耐用、防滑又環保,也因透水、透氣效果,可以做到水土保持的效果。另外,塑木地板採用慈濟環保站回收的PS料替代傳統木材,具有耐用性和環保性。
清華大學楊瑜珊同學在這次營隊中承擔隊輔,她分享道,「這次很榮幸能夠參訪到臺南慈中,可以看到環境教育若從國小做起,我們的碳排放和全球的暖化程度就會大幅降低。塑膠纖維製造成塑膠絲再變成衣服的過程真的很讓人驚艷。在這次參訪活動結束之後,也希望有機會可以在偏鄉環境教育向孩童們輸出更多和環保相關的實際知識。」
臺南慈濟高中的學生們與高雄多所高中學生們共同關注環境議題,透過教學活動交流環境教育推廣的方式,更能激盪出年輕人的創意為環境倡議!期待透過多元的交流能讓年輕人成為具行動力的世界公民。
撰文/蔡憶琦;攝影/林育吟、陳駿朋、林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