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深耕科學教育 引領馬來西亞學生探索人體奧祕

  2025年慈濟大學科學營為期一個月海外行程,從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啟程,沿著半島一路北上至霹靂州江沙,橫跨馬來半島,走訪七所中學,為當地學子帶來一場兼具知識性與啟發性的科學教育饗宴。此次營隊由慈濟大學醫學系微生物暨免疫學科楊子慶助理教授親自帶隊,並由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碩士班學生吳嘉祐與生物醫學暨工程學系四年級劉柏宗同學協助教學與實作指導。特別感謝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徐慧儀教授提供寶貴的技術支援與實驗器材準備,讓課程更臻完善。

慈濟大學科學營,7月5日與6日正式揭開序幕

實作與觀察並進 打造醫學檢驗啟蒙課堂

  今年的科學營7月5日、6日於柔佛州峇株吧轄華仁中學揭開序幕,舉辦「全柔獨中生物營」,邀請來自九所中學的60位學生齊聚一堂,共同探索醫學檢驗的奧妙。這也是慈濟大學第三年在馬來西亞舉辦科學營,前兩年以PCR技術與DNA實驗為主軸,引發學生對分子生物領域的濃厚興趣。進入第三年,課程升級為2.0版本,主題轉向「醫學檢驗探索」,設計更貼近臨床應用,帶領學生認識醫學檢驗的基本原理,並透過實作與觀察,學習如何以科學的方法解碼健康訊號,為未來的學習與志向播下種子。

來自慈濟大學醫技所吳嘉祐同學協助同學取自己的血來進行血型分辨

  課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臨床檢驗的實際流程。學生們在模擬假手臂上練習抽血操作,親身體驗醫檢師在臨床工作中所需的穩定度與細心。隨後,他們透過顯微鏡觀察血液抹片,在老師的引導下辨識不同類型的白血球細胞,進一步理解免疫系統的運作。

課堂上同學們第一次嘗試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的血球

  最後進入尿液檢驗單元,學生學習如何使用試紙與尿比重計的判讀方式,並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扮演「小偵探」,在一系列模擬樣本中找出疑似糖尿病患者與摻假檢體。整體設計將理論與實作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讓科學教育更貼近生活與臨床應用。

楊子慶老師使用假手臂模擬的方式讓同學嘗試用針收集血液

認識慈濟探索醫檢 助學子開啟未來新方向

  本次科學營對學生的幫助深具意義,不僅讓他們學到醫學檢驗的知識,更在親身體驗中激發對生命科學的興趣。許多參與者在活動回饋中分享心得。來自華仁中學的陳俐媗同學表示:「我在生物營中有機會了解自己的血型,這讓我對理科產生更多興趣,也激勵我繼續努力學習。」她也提到,這是她首次接觸慈濟大學,對學校重視人文與科學並重的教學氛圍留下深刻印象,並希望未來能將慈濟大學納入升學考量。其他同學也表示,透過親手實作,如抽血與尿液檢驗,更深入理解醫學檢驗領域,也對生物醫學產生濃厚興趣,感謝主辦單位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

  為期一個月的營隊,慈濟大學將會在馬來西亞各中學展開精彩及有趣的科普活動,把大學的專業課程深入淺出的普及到中學生的生活裡,進而從中分享慈濟大學的教育理念,吸引馬來西亞優秀學子就讀慈濟大學。

感恩華仁中學校方大力支持,博特拉大學徐慧儀博士及峇株吧轄聯絡處師兄師姐大力協助

撰文/楊子慶;攝影/慈濟基金會峇株吧轄聯絡處真善美志工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