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所慈濟高中學生組成的美國遊學團,於今夏遠赴美國加州,參與一系列以永續發展與公民實踐為主軸的學習行動。此次行程特別聚焦公民參與與環境保護兩大主題,讓學生在國際舞台上實踐全球公民責任,並以實際行動回應聯合國SDGs 13「氣候行動」的核心精神。
首先,學生代表團在核桃市議會提出了有關環境保育的行動倡議。這次行動由臺南慈中四位與花蓮慈中兩位學生代表擔任主講,從臺灣籌備階段就積極投入。學生們親自撰寫英文講稿,與帶隊老師及美國的黃旭睦(Phi)師兄密切討論內容,經歷多次修訂和反覆練習,甚至在美國的每天晚上還特地留下來集訓,只為在正式場合有最自信、最真誠的表現。帶隊蔡維佳老師表示:「身為老師,看著孩子們一步步從構思、練習,到勇敢地站上正式場合,真的非常感動。透過這次的實地倡議,不僅讓他們對環保議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讓他們意識到,青年其實擁有改變社會的潛力與聲音。」
倡議內容結合近期加州大火的實例,強調全球氣候變遷的急迫性,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3。學生們提出在校園及生活中落實減少一次性用品、推廣零廢棄、確實回收資源再利用、建立回收系統等具體做法,也分享出團前參與全球慈悲大挑戰、響應減碳的經驗。核桃市現任市長Linda Freedman女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與支持,並在同學發言時頻頻點頭表示認同。高二黃同學坦言:「一開始會懷疑自己能否勝任,但在師長與同伴的鼓勵下勇於接受挑戰,並在多次忘詞、緊張中學會堅持與成長。」
在倡議行動的隔天,學生們於美國慈濟核桃園區的學校內,參加了與年輕市議員凱莉・梅・勞(Kaylee May Law)的座談會。凱莉身為華裔美國人第二代,13歲即進入大學,擁有五個學位,19歲當選核桃市議員,是全美歷史上最年輕的亞裔市議員之一。她不僅累積了豐富的公共服務經驗,也長期活躍於多個社區組織,致力推動文化認同與青年參與。座談會上,學生們踴躍提問,關心凱莉如何同時取得多個學位、如何分配時間,以及年輕從政的心路歷程,也深入探討她對環境政策的看法。
凱莉受訪時表示:「真的很高興看到他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棒。有一些是關於個人的,或者他們感興趣的職業發展方向。能和他們在這個層面上聯繫、交流,真的很棒!」她也鼓勵同學勇於嘗試、持續學習。國三徐同學則分享:「這次能與僅20歲的年輕議員面對面交流,是一次難得的跨文化交流與英文實戰機會,讓我學到美國政治制度,也激發了我對國際事務的好奇心。」
除了議會倡議與座談,學生也親身參與加州Cabrillo Beach的淨灘行動。這項活動由沙灘旁的海洋水族館舉辦,號召志工協力清理海灘。學生們三至四人一組,分頭前往沙灘各處,仔細搜尋沙灘與大石塊縫隙中的垃圾。由於前一天適逢美國國慶,海灘上遺留了不少塑膠袋、瓶罐與煙蒂等廢棄物,大家不怕辛苦,專注地將所有非屬大自然的垃圾都撿拾起來,特別是那些被海浪沖刷後卡在石塊間的雜物,更是全力清除,務求還給海灘潔淨的面貌。國三張同學表示:「原本以為海邊應該很乾淨,實際走訪才發現沙灘上遍布各種垃圾,撿拾過程雖然辛苦,但看到被清理乾淨的海灘,內心感到十分滿足。」他也反思,垃圾多來自人類日常生活,若每個人能多一點環保意識,就能減少對海洋的傷害。
透過這一系列跨國學習與行動,學生們不僅拓展了國際視野,更以實際行動展現青年世代對氣候行動與永續發展的承諾。孩子們的英文已從學習工具,成為參與世界、推動公共議題的力量。未來,他們將持續在生活中落實環境保護理念,並帶動更多人共同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撰文/陳冠廷;攝影/蔡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