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獻中尋得初心 於關懷裡看見生命

1-慈大附中有30位懷抱醫療志向與善念的青年學子,走入花蓮慈濟醫院與靜思精舍,為期五天的暑期醫療志工營

  晨鐘暮鼓中,心燈點亮;醫院病房裡,微笑傳愛。今年暑假,慈大附中有30位懷抱醫療志向與善念的青年學子,走入花蓮慈濟醫院與靜思精舍,展開為期五天的暑期醫療志工營。透過陪伴病人與家屬的過程中,學員們不僅習得助人技巧,更在每一次關懷、每一個故事中,看見自己未來的方向。

這次營隊的指導師父,德袑師父及德修師父

發心立願——從「為什麼來到這裡」開始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這不是結束的感嘆,而是每天的提醒。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咏璇,在分享中娓娓道來她年少時對生命的焦慮與探索,如何從科學、哲學中尋找答案,最終在慈濟找到心安的所在。她說:「聽診器雖輕,背負的是守護生命的重量。」這份醫者的初心,也悄悄播種在每位學員心中。

2-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咏璇:「聽診器雖輕,背負的是守護生命的重量。」這份醫者的初心

精舍體驗——緩步觀照,照見自我

  暑期醫療志工營就是一場內心的洗禮。師父們帶領學員清晨緩步行腳,學習「觀照自己」;聽法語、誦經文,學習將心安住。德修師父分享「MAP人生地圖」的概念——Mission、Action、Passion,讓學員們明白,人生不是照著劇本走,而是用心經營與選擇的旅程。

德修師父分享「MAP人生地圖」的概念——Mission、Action、Passion,讓學員們明白,人生不是照著劇本走,而是用心經營與選擇的旅程。

醫院服務—貼近生命現場,感受病患的韌性

  在師姑師伯的陪伴引導下,學員分別進入病房、急診與檢體運送區域,學習送餐、探視、傾聽與祝福。他們也貼上了慈濟志工最溫暖的標誌——笑容。

  從陌生到熟悉,從羞澀到主動,這些學員以一顆顆初心,走進別人生命裡的一段時光,也收穫了屬於自己最深刻的感動。有學員分享:「第一次覺得,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

師父們帶領學員清晨緩步行腳,學習「觀照自己」

大體老師課程—生命的教育,無語的教誨

  透過影片與課程,學員了解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的建立歷程與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看著一具具身體,成為醫學教育的根基,他們深深體悟「大捨」精神,也學會對生命、死亡與醫療專業,懷抱更深的敬意與謙卑。

在師姑師伯的陪伴引導下,貼近病患與家屬,感受生命走入生命體悟

榮民之家—讓陪伴成為最溫柔的力量

  營期尾聲,學員們走入花蓮榮民之家,為長輩們獻上歌聲、遊戲與手作,傳遞關懷與溫暖。有學員在離別時忍不住落淚:「短短一小時的互動,卻像是與爺爺奶奶相處了一生。」也有學生在活動後立願:「未來,我想成為一位用心傾聽、帶來希望的人。」

學員們走入花蓮榮民之家,為長輩們獻上歌聲、遊戲與手作,傳遞關懷與溫暖

發願行動—從感動出發,轉為一生的行動力

  「發願就要行動,行動才能實現願力。」精舍師父的一句話,成為學員們的心靈明燈。營期中,多位學員表達願意在大學加入慈青社,延續這段行願的旅程。

李玲惠校長在開營時提醒大家:「時間是創造出來的。」透過精舍生活,學員們體會到比別人多出來的「四個段落」

  校長也在開營時提醒大家:「時間是創造出來的。」透過精舍生活,學員們體會到比別人多出來的「四個段落」,不只是作息上的安排,更是一場與自己、與世界更深的對話。

從羞澀到主動,這些學員以一顆顆初心,走進別人生命裡

  在這段短短幾天的醫療志工旅程裡,學員們從關照自己到關懷他人,學的不只是醫療,更是如何成為更好的人。他們以一顆顆願心,點亮人間的微光,也在這份善與愛的路上,邁開堅定的步伐。

相信這一周的所見所感,也已悄悄的轉化成他們人生路途中不可或缺的養分

  願每一顆願心,都在未來的路上開花結果;願每一份體悟,皆化為不退轉的行願力。

學員分享:「第一次覺得,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

撰文/蕭幸青;攝影/慈大附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