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連愛迎幼芽 臺南慈小新生生活體驗營

學生身穿打餐服,雙手合十齊唱感恩歌,在莊嚴中培養惜福與感恩的心。

  在新學期到來之前,臺南慈中國小部特別為一年級新生與轉學生舉辦「生活體驗營」,於8月21日、8月22日展開為期一天半的活動。透過師長們的細心規劃,孩子們不僅能在進入校園前先熟悉環境,更能在一系列寓教於樂的課程中,學習生活常規、體驗人文教育,讓踏入小學的第一步充滿愛與安心。

老師們和跳跳虎一同帶領大家唱慈濟歌曲,營造溫馨快樂的氛圍。

  走入校園,映入眼簾的是活潑可愛的跳跳虎熱情迎接學生,師長們以溫柔燦爛的笑容陪伴在旁,安撫了孩子與家長初來乍到的緊張。學務處雅慧主任首先致以誠摯的祝福:「今天是孩子人生的重要起點,願家長與師長同心相伴,共同陪孩子在慈濟校園安心學習、快樂成長。」隨著莊嚴的人文儀式,體驗營正式揭幕。

老師親自示範掃地技巧,從小培養孩子們愛整潔的好習慣。

  活動以「慈悲喜捨門」為序曲,孩子們通過四扇門,寓意著「予樂、拔苦、隨喜、付出無所求」的精神,並親手敲響「慈悲鼓、智慧鑼」,期許小朋友成為具有智慧並懂得悲天憫人的好孩子。隨後,由姚智化校長及主任們親自為孩子別上領結,藉「結」、「節」同音的意涵,期許新生皆能成為「有禮有節」的小菩薩。拍照打卡區更留下孩子與家長的笑顏,定格入學第一天的幸福時刻。

在老師細心教導下,孩子們學習摺衣服的技巧,於日常中落實自立與規矩。

  秉承「生活即教育」的精神,師長設計「我長大了」的闖關課程,讓孩子從摺疊衣物到實踐用餐禮儀,在日常中練習自立自律。透過遊戲寓教於樂,讓規矩不再是束縛,而是修養品德的契機,使美善的習慣自然內化於生活中。

家長代表謝淑萍女士分享自身經驗,感恩慈濟教育在孩子成長路上的滋養與陪伴。

  在孩子邁入小學階段之際,學校同時安排親職教育講座,協助家長共同迎接教育的新起點。講座由低年級導師賴瑋真老師與莊愷意老師跟家長分享,如何以耐心陪伴孩子適應挑戰,並提出具體的教養方法。家長代表謝淑萍女士更以親身經驗說明,慈濟教育在孩子成長中帶來的滋養,讓現場家長深受啟發。學務處雅慧主任誠摯感恩家長對慈濟教育的信任:「生活教育如沃土,品德涵養似春風,唯有根深蒂固的紮根,孩子方能在人生路上昂然挺立,成為社會最可貴的力量。」

校長與學生彼此鞠躬道感恩,傳遞慈濟校園深厚的人文之美。

  三年包容班的轉學生廖同學,首次參與慈濟國小的學習活動,對課程內容充滿新鮮感,並表示非常喜歡到校上課。她特別提到,學校的素食餐點既美味又健康,讓她十分期待每日用餐時光,也積極響應「光盤行動」,以實際行動落實珍惜食物的美德。

老師們以活潑方式自我介紹,帶動全場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透過兩天充實而溫馨的體驗營,不僅幫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園,也讓親師攜手建立教育共識。孩子們在慈濟人文的滋養下,學習感恩、尊重與愛,如同萌芽的新苗,在師長與家長的守護中漸次茁壯,朝向成為具慈悲智慧的小菩薩邁進。

(撰文/鍾雅慧、吳念心、謝昕潔,攝影/陳天和、陳駿朋、方信懿、洪順發、林香足、高儷鳳、洪素芬)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