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慈小,寶貝你好!」新學年始業齊步走

  晴朗的天氣,搭配青山、白雲,伴隨校園中的歡聲笑語,慈大附小齊心總動員舉辦「幸福慈小,寶貝你好」新生始業暨迎新活動,迎來114學年度109位的小一新生與轉學生。不只為兩天後的開學暖身,也讓孩子與家長提早認識校園、適應新生活。

  走進慈小穿堂,報到處為新生準備不同顏色的名牌,讓新生依顏色認識自己的班級及老師,並且在喜愛的慈小娃娃前拍下小學生活的「第一張入學照」,為幸福的學習生活揭開序幕!

  從快樂點點名、寶貝奇遇記、迎新拜師禮、家長感恩禮及分站活動與「AI世代的心教養」親職講座,每個環節讓親師生彼此熟悉、相互了解,用愛守護良善的幼苗。

  老師們設計兩個闖關活動,第一關「接住我的愛」:利用傳接球時,大聲說出:「爸爸媽媽我愛您、爸爸媽媽感恩您!」引導孩子練習在日常中將愛和感恩說出口。第二關「一鳴驚人」:每個人奮力敲響智慧鑼,說出﹕「我長大了!我上一年級了!」代表小寶貝勇敢迎接新生活。

  為使新生活順利自然得從「小處著手」,慈大附小特別重視生活教育,老師利用海報實地講解與示範,指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如廁習慣」,從如廁到拖鞋擺放與洗手等步驟,具體學習何為「尊重」,也希望孩子能延伸到未來的學習,成為有禮的小小公民。

  學習用餐禮儀時,如何「龍口含珠、鳳頭飲水」,打餐時不說話,用手勢比「多、少」來決定取用的份量,更是惜食環保的好表現。郭怡潔老師表示,孩子們今天都很興奮、也很努力學習,就算想哭,每個人還是勇敢、努力完成闖關任務,順利從校長手中領到「新生始業輔導證書」。

  同一時間,家長們也在認真學習,因為家長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夥伴」,親職講座邀請侯仁智心理師分享:「AI世代的心教養」的錦囊妙計。例如:從餐桌開始放下手機陪伴孩子,讓孩子分享今天的學習,因為「分享」最能轉化日常所學,孩子也在陪伴中得到溫暖與幸福感。如果大腦成熟需要陪伴,餵養孩子好的東西更重要。家長如何為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學習態度,讓學習變成一件有趣的事。侯心理師提醒「預防,永遠勝於治療」,把握黃金發展期,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孩子就能發揮潛能,建立正向人生觀及良好學習模式。

  為何慈大附小能吸引許多人專程移居就讀呢?幼稚園及小一曾在慈小就讀的史芮欣,今年也特地從美國返台就學,媽媽表示「完善的慈濟教育、溫暖友善的學習同儕、生活環境的安全與穩定」都是考量因素,相較於美國現況更能給孩子打下更穩固的學習基礎,協助孩子順利成長。

  小一新生李昕宸的媽媽還在「坐月子」,特地由阿姨陪同前來參加活動。阿姨表示昕宸全家大小看見表姐就讀慈小後熱衷學習,展現人文禮儀:有禮貌、懂尊重、富有同理心、主動性高等,外加學校的自然生態豐富......,讓他們都想來慈小就讀。所以,今年連同幼稚園的弟弟一起加入慈小大家庭。

  更特別的還有小一新生「洪巧桐」,巧桐今日專程邀請住在台北的外公、外婆來學校參與她的「小學大事」。外公表示慈小重視品格教育、校園環境優美、老師們笑容滿面,校園中充滿溫馨氣息。每次學校有重大活動,他們都會專程到校參加。巧桐媽媽分享:兩年前熬不過姊姊的堅持,一定要讀慈小,還懇請請爸媽直接換工作、把房子搬來花蓮,最後只好由外婆與媽媽先來花蓮陪讀、工作。今年終於等到爸爸轉職成功,結束北花兩地奔波的生活,並且來到慈小擔任教職,全家一起在花蓮團圓啦!

  活動最後學校還特地準備六項入學禮:「鉛筆、墊板、直尺、橡皮擦、竹筒、靜思語」,期許小一新鮮人用鉛筆紀錄夢想,學習待人正直、願意勇敢修正,並能心懷善念、日日行善結好緣,成為幸福的學習者。花蓮縣政府與慈大附小家長會也特地致贈「防災頭套」,讓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更安全有保障!

  廖逸貞校長鼓勵慈小新鮮人,開學日記得在書包放入「勇敢、健康、快樂」,讓自己用心學習、開心成長;更請家長放心的將孩子交給學校,老師們會真誠的愛陪伴、用智慧引領孩子們日益茁壯,也請家長一起當孩子與老師最大的支柱!家長會長李沛樹則感恩家長做出正確的選擇,讓孩子就讀一所「厚植人文、放眼國際」的學校,透過慈濟人文教育共同為社會打造的新力量!

  歡樂滿點、溫馨祥和的氣氛中,新學年正式啟動,全體師生家長攜手邁向嶄新的未來,幸福的起點有你有我,幸福的故事從慈大附小開始!

(撰文:謝瑞君,攝影:慈大附小提供)

關鍵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