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托育人員專業訓練開班 提升托育服務品質

最新一期「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開班,牛河山推廣長親自出席,歡迎學員參與

  為培育優質托育專業人力、提升兒童照護與教育品質,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處與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辦理「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已逾十年,每年開辦兩期,每班招收50。近日新一期課程於8月30日正式開班,吸引眾多有志投入托育服務的學員參加。

  本期課程於8月30日正式開班,共計126小時,課程內容涵蓋嬰幼兒發展、親職教育、托育法規與政策等基礎知識,並設有「嬰幼兒照護技術」術科實作。學員需親手操作沖泡牛奶、製作副食品、嬰兒洗澡與口腔清潔等實務技能,同時學習嬰兒呼吸道阻塞急救與心肺復甦術等必備急救能力。期望透過專業師資授課,傳授所需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提升托育服務品質。

「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開班,花蓮縣政府社會處婦幼科蒞臨指導

  課程師資陣容堅強,邀請兒家系、護理系教師及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長共同授課。結業後,學員可申請「居家式托育服務登記證書」,從事居家收托或到府照顧服務;並可進一步報考技術士技能檢定,取得額外的專業認證(俗稱「保母」證照),成為「準公共保母」或進入公立托嬰中心工作,拓展多元就業選擇。

  始業式當天,社教處推廣長牛河山表示,慈大長年承辦托育專業訓練,課程內容持續精進,不僅協助學員提升專業能力,更是確保整體托育服務品質的重要關鍵。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婦幼科承辦人游小姐也到場致詞,肯定慈大對托育專業培訓的貢獻,並介紹縣府推動的多項政策,包括每月依收托人數提供2,000至4,000元獎勵金、每月2,000元托育證照加給,以及最高8,000元的托育環境設備補助。她補充說明,學員結訓後若再完成21小時課程,亦可進一步投入月嫂工作,拓展專業發展方向。

「托育日誌與成長手冊」由陳玫如老師授課,學員認真聽講

  學員普遍對課程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師資教學專業且生動,透過案例分析與實務演練,對親子互動與教養方式獲益良多。為期三個月的學習不僅充實有趣,更提升了實際應用的能力。

  慈濟大學期盼透過此專業訓練課程,回應國家政策與社會需求,持續培育兼具專業與愛心的托育人員,讓家長安心託付、孩子在安全關懷的環境中快樂成長。未來也將持續規劃更多培訓課程,深化在地服務,實踐推廣教育與服務社會的使命。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