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中雙聯學位暑期營隊 體驗美國高中生日常

和MCI的教務主任Scott在學校牆前留下本年度難得的紀念。

  「走進課堂,就像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今年7月,慈大附中修習美國緬因州中央中學(MCI)雙聯學位的九位同學前往美國,展開為期四週的暑期STEAM營隊課程。這趟跨洋旅程,不僅讓學生沉浸在全英語學習環境中,更真實體驗了「美國高中生的日常」學習橫跨體育、音樂、藝術、舞蹈、機器人、化學、3D列印等課程多元而豐富,強調「動手做」與「跨領域挑戰」,逐步成為具備跨文化視野的「全球學習者」。

學生在化學課分九個站闖關,自行閱讀英文步驟並探索完成實驗。

  首登場的化學課是一堂科學精神滿點的課。Mrs. Verrill老師設計九個實驗站讓學生自由探索,從結合反應、分解反應到單、雙取代反應,學習過程像闖關般充滿挑戰。 侯亘容同學說:「老師很強調紀律與觀察。每個人都要自己寫實驗紀錄,因為是自己寫的,才是真的懂!」這不只是實驗課,更是訓練學生思考與負責的課堂。

  在 Mrs. Kemp 的機器人課裡,第一堂課老師就要求「把手機收起來。」要求學生專注於眼前的任務。課堂結合白板示範、實物操作與影片教學,讓學生即使在全英語環境中,也能逐步理解。楊佳穎同學回憶:「我們必須讓機器人把五顆球全部從平台推下去,哪一組的秒數最短就獲勝。我們這組進步超多,因為前一週不僅程式沒有寫完,到最後連機器人都解體了,但最後終於把程式都調整好了。跨語言的協作方式很有挑戰,卻也很有成就感。」

音樂課程在老師耐心引導下學習彈奏烏克麗麗,富有趣味且挑戰性十足。

  音樂、藝術與表演課程也充滿挑戰。學生們用陶土捏製小熊、彈奏烏克麗麗,學習用不同媒材表達觀察;戲劇課則從聲音表達到服裝設計多面向學習,也在舞台上勇敢展現自己。潘郁婷同學分享:「以前覺得英文比較像考試的科目,但在這裡,它是我交朋友、理解世界的橋樑。我學到的,不只是知識,而是想辦法用不同的方法去學習。」

  除了課堂,師生也參訪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紅磚砌成的古典校舍與現代感十足的前衛建築,分別展現不同的教育精神。導覽過程中,學生不僅聽到校園趣聞,也在真實氛圍中想像自己的未來。週末,他們前往 Thomas College 上專業課程,近距離觀察警犬訓練,理解牠在執法與搜救中的角色;另一組則選修經濟學,從生活案例出發,認識市場與價格原理,發現經濟其實就在日常生活裡。

特別的舞蹈課程在訓練肢體協調的同時,也學習人際互動。

  課外活動更讓學生深刻體驗美式青春。除了觀賞美國職棒波蘭特海狗隊的比賽,也在湖畔搭船賞景。最令人難忘的,是MCI為國際學生舉辦的「A Night in Hollywood」夏季舞會。當晚,大家盛裝出席、走上紅毯,在燈光與音樂中盡情跳舞,留下難忘的青春記憶。

  此次隨隊陪伴的慈大附中黃文怡老師表示:「陪伴學生從線上課程,強調語言的學習與應用,到實體加入為期一個月的STEAM營隊,再再感受到MCI師長們的用心。線上課程給予許多說、寫的模板,嚴謹的要求作業與口語互動;到美國加入課程時,教師鼓勵學生多聽、多表達,同時在課間使用英文,盡情享受不同文化之下,學科學習的異與同。在營隊的化學課程中,首重觀察、操作、反思,每一位同學都需要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相互合作但仍需獨立思考,相當值得帶回臺灣的課堂。」

團隊體育競賽中大家用英文吶喊彼此激勵,很快地拉近彼此情誼。

  為期一個月的美國暑期營隊,讓學生將線上所學帶入真實校園情境,沉浸式地感受美國高中氛圍。學生不僅開拓視野,更累積了自信與勇氣。雙聯學位課程是慈大附中與美國緬因州中央中學(MCI)簽訂的跨國合作教育方案,藉由這個跨國學習機會,持續實踐「在地學習、國際接軌」的核心精神,讓孩子們更堅定夢想,也在青春篇章裡寫下了與世界同行的精彩一頁。

(撰文/黃文怡、張晴芳,攝影/慈大附中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