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業到社會影響力 越南青年企業家慈大取經

  慈濟大學於9月14日至20日舉辦「2025越南實業家靜思教育營」,來自越南25位年輕企業家與會,展開為期七天的人文學習之旅。這是繼2019年後,時隔六年再次舉辦,年輕企業家形容這是一趟「充電之旅」,希望透過慈濟人文的學習,為企業經營注入新的價值與靈感。

資深副校長戴昌賢致詞表示,期待大家在這體天體驗慈濟人文精神,滿載而歸

  慈大資深副校長戴昌賢致詞時表示,企業存在的價值不僅是追求盈利,更應照顧員工生活和社會責任,慈濟的人文正是強調關心所有人的福祉,他期勉越南實業家們在慈濟,不僅能看見慈濟大學的專業成就,更能體驗慈濟人文的核心精神,滿載而歸。

越南學生協助翻譯

  慈大越南發展顧問林賢鈞回顧,2025越南實業家靜思教育營深深觸動了參與者,有人回國後積極推廣環保,也有人在企業內推行素食,他強調,越南企業家具有行動力,慈濟大學是慈濟教育的核心,希望透過營隊帶領企業家認識慈濟,將實際的感動帶回越南。

青年實業家范廷義第二度來參加,上次參加感動滿滿,他更在公司推素和靜思語

  越南茶榮農場(SokFarm)負責人范廷義分享自身經驗,六年前仍在創業初期,每日騎著摩托車奔走於街頭,當時公司剛起步,他參加了營隊後,從慈濟的「感恩,尊重,愛」中慢慢建構出SokFarm 的企業文化。目前公司已拓展至越南42個省市,並入選越南30大社會影響力企業之一,員工餐廳每週供應一天素食,從農戶到公司推廣竹筒歲月,他把靜思語落實在日常經營中,也會將靜思語送給公司合作夥伴和員工,這次更邀請兩位員工一同再度參與。

  此次營隊課程涵蓋設計思考、社會創新、AI課程、環保教育、文化體驗以及慈濟茶人文等主題。全球長郭又銘結合自身推動創新創業與公益的經驗,分享在實現目標的重要方式——遠大願景(big ideals)、從小步開始(small steps)、迅速行動(move fast),並鼓勵企業家將慈善與事業並行,與員工一同描繪美好願景,努力向前。

  慈大現在有25名越南籍學生,營隊期間,由學生擔任翻譯與志工。傳播系學生楊玉香表示,希望藉由服務,讓企業家更深入理解慈濟精神,同時把台灣的人情與友善介紹給越南同胞,並期待有更多越南青年來慈大就學。

  來自教育、農業、設計與製造等不同領域的年輕企業家,透過這次的越南實業家靜思教育營,暫時放下工作,在花蓮獲得心靈充電,期盼所學為個人與企業帶來新能量。

撰文/李家萓;攝影/慈濟大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