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震!全校師生請立即就地就地避難掩護!」114年9月19日上午9點21分,當國家防災日警報聲響起,慈大附中(包含高國中、小學、幼兒園)近2200位師生,全員投入防災演練。透過事前宣導與實際行動,學生們熟練展開「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保護頭頸部,待地震稍歇後,依循「不推、不語、不跑」三不原則,在師長的引導下,井然有序地疏散至安全地點。
在正式演練前,小學部特別針對演藝廳大型室內學習場域進行預演。演藝廳為學生舉辦集會、表演的主要空間,因此安排模擬避難演練,讓孩子熟悉室內大型場域的逃生路線與動作,建立防災應變意識。
國家級地震警報於9月19日上午09:21響起,全校師生不分幼兒園、小學、中學,立即進入地震模擬情境,採取避難動作,隨後迅速戴上避難帽或以書包保護頭部,在師長引導下,沿著最近路線前往指定集合點:中學部運動場、小學部包容草原、幼兒園戶外廣場。到達後,各班師長隨即清點人數,並回報狀況。集合過程中,老師們也安撫學生情緒,並帶領大家共同祈禱,祈願眾生平安、天下無災。
今年演練特別之處在於,小學部正逢二、三、五年級進行健檢及一年級游泳課,但不論在醫護檢查現場或泳池邊,學生們皆與其他年級一同實施演練。在健檢中的孩子們,聽到警報聲立刻遵循指示,立刻在演藝廳的健檢現場就地避難後再隨師長帶領疏散;而在正在進行游泳課的一年級小朋友,則在教練與老師與慈大附中家長會游泳志工協助下,立即上岸離開泳池、拿著浮板、緊靠牆角完成防災動作,展現「學習不中斷,安全不馬虎」的精神。
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隨著警報聲立即進入「趴下、掩護、穩住」的防護動作,雖然年紀尚小,但孩子們在平日多次練習下,動作相當到位。待地震稍歇後,師生們依序走出教室,前往戶外廣場集合,沿途不推擠、不慌亂,展現出良好的演練成果。透過這樣的體驗,幼兒園孩子從小就學習到災害發生時如何自我保護,將防災觀念內化成生活習慣。
同樣的中學部全體師生隨著國家級警報聲響起,立即展開就地避難演練,待地震稍歇後,在師長引導下,有秩序的疏散至運動場集合。雖然只是演練,但大家態度專注、行動確實,深知真實災難無法重來,一旦失誤便可能造成傷亡。多年來花蓮歷經多次強震,包括0206、0403地震,中學部學生與教師都更能體會防災的重要性。學務處、總務處與教師團隊不僅帶領學生完成集合與人數清點,也同步模擬災損回報及應變措施,展現出面對突發災難的實際行動力。透過一次次的演練,學生不只是學會自保,更在團隊合作中理解到互相守護的價值,讓校園在面對災難時更具韌性。
校長廖逸貞提醒:「證嚴上人曾言,當地震來襲時,『學校』和『醫院』絕對不能倒。」慈大附中自西元2000年創校,校舍建築即採用SRC結構(鋼骨、鋼筋、混凝土),堅固耐震,守護全校師生的安全。除了作為日常教學場所,更是社區居民在災難發生時的重要避難中心。
今年適逢921大地震25週年,加上0403花蓮大地震的震撼仍歷歷在目,提醒著大家地震防災的重要性。慈大附中持續透過教育與實作,讓孩子們深植正確防災概念,不僅保護自己,也能關懷他人,將防災教育從校園帶回家庭,做到「以教育取代教訓,防災重於救災」。
防災演練不僅是應變技能的培養,更是生命教育的實踐。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孩子們在一次次演練中,學會自救、互救,並以虔誠心、互助情,守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將愛與關懷擴散至整個社會。
(撰文:蕭幸青,攝影:慈大附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