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因水患受創之後,慈濟大學不同科系的師生紛紛投入災後服務。教師節三天連假期間,社會工作學系師生,到物資中心協助整理與分配,並走進社區清掃、陪伴居民,以實際行動支持災區復原。他們發起「築光計畫」,希望在光復最需要的時候,盡一份心力。
「當看到學校和基金會召募志工時,我們就想:還有哪裡需要幫忙?」社工系主任李秀如說。經過與花蓮縣政府社會處聯繫後,確定物資中心人力需求龐大,於是決定組成志工團,投入協助。
從 9 月 27 日至 29 日,三天連假共有 28 位學生與 5 位老師輪流參與。他們每天早上七點多搭火車南下,抵達光復火車站後趕往物資中心展開工作。
這條從火車站通往物資中心的路,過去是通往糖廠的熟悉道路,如今卻因洪水而面目全非,滿目瘡痍的景象,讓走進現場的學生們深受震撼。
社會工作學系系學會會長陳昕妤表示,發起「築光計畫」的初衷來自同學們的共識。「看到新聞就覺得應該要來幫忙,我們都是在花蓮讀書的學生,不能袖手旁觀。」
學生們在物資中心的工作繁瑣卻重要。從一袋袋衣物、食品到尿布、嬰幼兒用品,在師生分工合作下被分類,方便有需要的團體快速領取,讓復原工作更順利推展。
「築光計畫」並不僅限於物資整理。他們也協助清掃;還有同學則走進安置所,陪伴受災的長者與孩童。
李秀如主任表示,「救災原本就是社工專業的一部分。透過這樣的經驗,學生們更能理解災難現場的運作模式,也能看到救災管理的實際狀況。」更可貴的是也有護理系等外系學生加入。
面對這場災難,慈大劉怡均校長在26日即召開會議,希望各系發揮專業,在心理,家庭,兒童,社工,公衛,醫療健康上,看到當地的需求,鼓勵師生擔任志工,不只是為他們掃除家裡的淤泥,也要幫助清除心靈上的陰影。
(撰文:李家萓/圖片:社工學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