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小划向生命的航道 啟動勇氣與合作的旅程

齊聲喊出口號,展現團結一致的默契。

  邁入五年級階段,孩子們從中年級走向高年級的重要轉折,開始迎向全新的學習與生活挑戰。慈大附小師長們以「獨木舟航向心世界」為主題設計課程,透過「戶外探索教育」引導學生從體驗中學習,讓他們在真實情境裡鍛鍊勇氣、培養團隊精神,並在大自然中體會生命教育的意義。

準備展開「獨木舟航向心世界」的冒險之旅

  課程由專業教練指導,從安全教育、划槳技巧、方向控制到團隊協作任務,每一步都充滿挑戰與成長。獨木舟出航前,還得先有一身好功夫啊!如何正確拿槳、判斷前後槳面、控制方向、使用指北針......這不僅是技術訓練,更是一場溝通與默契的預演。經過一番練習後,終於來到潭邊,學生們雀躍不已!隨著哨聲響起,孩子們兩人一組,靠著信任與合作,順利出航。鯉魚潭面上,小船交錯穿梭,驚呼聲與笑聲此起彼落;再定眼一看,十艘船竟也在彼此的協調指揮下,穩穩停靠在潭中央——那份共同完成任務的成就感,讓每個人臉上都閃著光。

出航前的安全與划槳訓練

  下午接著登場的,是第一個團隊挑戰任務──「尋寶闖關」。全班必須在時間內依照「任務卡」上設定的目標,正確上岸打卡,才算成功。這一次,三艘船連成一組、全班共行,挑戰再升級。孩子們開始分配任務、溝通協調、擬定策略:「誰來掌舵?誰來定方向?」「大家聽口令一起划!」於是有人主動擔任船長,帶領大家高喊節奏口號:「左!右!左!右!」那氣勢,簡直媲美划龍舟比賽!也有人擔任觀察員,協助提供建議。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調整與合作,原本各自為政的小舟,終於化為同心協力的團隊。

孩子們專注聆聽教練指導,為團隊挑戰做好準備。

  「時間到!」有人順利完成任務,在岸上振臂歡呼!即使沒能完全達標,也沒有人放棄——因為每一次嘗試,都是學習傾聽、包容與合作的練習。孩子們體會到:想讓小舟前進,必須有人領航、有人協調、有人願意放慢;而在人生的航道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溝通讓方向更清晰,合作讓力量更強大,策略讓團隊更智慧。最重要的,是那份「攜手前行」的信念,將帶領孩子們航向更遠的生命旅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艘艘獨木舟並肩前進,不只是划向目的地,更是孩子們共同學習、相互鼓勵的象徵。

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潭面上,一艘艘小舟象徵著勇氣與成長

  五年三班古芷瑀表示:「一開始因為怕水深與翻船而緊張,但穿上救生衣、調整心態,把活動當成課程來學習,漸漸放下恐懼,反而覺得很好玩,期待下次再參加。」五年二班彭芊菀提到,第一參接獨木舟戶外探索,覺得非常好玩!下午,我們分組討論,選出船長、大副和觀察員,並討論如何將大家運送到終點。

第一次划上鯉魚潭的害怕與緊張,在彼此的鼓勵中化為勇氣。

  雖然同學們有許多不同的想法,但一開始缺乏彼此的信任導致討論變得吵鬧。但在任務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中,班級意識到彼此團結的重要,大家彼此合作有共同的目標而最後達成任務獲得勝利,而且她還看到一些同學的能力在這次活動中有所提升。

孩子們兩人一組,學習溝通與合作。

  慈大附中廖逸貞校長表示,五年級戶外探索獨木舟課程不只是一次活動,而是一堂「生命教育課」。孩子們在水面上學會如何與夥伴溝通、協調節奏、共同擬定策略並完成任務,這樣的歷程正是生命教育最真實的實踐。學校希望透過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在挑戰中培養勇氣,在合作中感受團隊的力量,學會在面對困難時不退縮、懂得傾聽與包容。每一次划動,都是自我突破的象徵;每一次協作,都是愛與信任的延伸。期盼孩子們能把這份勇氣與團隊精神,帶回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繼續在生命的航道上穩健前行。

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溝通與傾聽,體驗團隊合作的力量。

  「人生充滿各種的可能與挑戰!願意勇闖天涯,就會看見生命中不同的美好!」獨木舟課程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大自然的壯闊,更讓他們在彼此的扶持中,看見自己的勇氣與力量。每一次划槳,都是一次學習;每一次停靠,都是一次省思。慈大附小期待,孩子們能將這份合作的默契與勇敢的心,帶進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成為懂得感恩、尊重與愛的生命旅人。

在大自然懷抱中,孩子們用行動詮釋生命教育的真諦

撰文/蕭幸青;攝影/慈大附中

關鍵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