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頌暖以手傳愛 臺南慈小以行動祝福花蓮

舞台上,孩子們用歌聲與手語交織出動人畫面。

  每年十月,臺南慈濟高中國小部的校園裡洋溢著溫暖與感動。2025年10月14日與10月16日,分別舉辦了「二年級慈濟歌曲齊聲唱比賽」及「四年級妙手生華手語比賽」。兩場的比賽別具意義,臺南慈小的學生們將愛化為行動,以純真的歌聲和柔軟的雙手,為災後的花蓮送上一份溫暖真誠的祝福。

〈學點頭 學低頭〉,將禮儀學習融入歌唱中,人文教育在校園中流動。

  二年級演唱〈學點頭 學低頭〉、〈聽我說謝謝你〉、〈感恩每一天〉與〈幸福的臉〉等曲目,颱風後的花蓮災情慘重,有許多的鏟子超人、雨鞋超人到了光復鄉支援救災行動,而身在臺南慈小的我們,透過歌唱將祝福傳遞到遠方。

一起用歌聲傳唱人文美善,展現童真活力!

  第一次擔任慈濟歌齊聲唱評審的蘇秋維老師看得很投入,全程隨著音樂旋律擺動著身體,由心底發出讚嘆同學們在舞台上精神飽滿而且氣勢十足,嘹亮的歌聲中充滿了力量與希望,也感恩導師們用心的帶領同學,慈濟歌曲的傳唱不僅可以抒發情緒,也可以撫慰人心。

小朋友們神情專注、動作整齊,唱出感恩與希望的力量滿溢溫暖。

  二年感恩班的同學分享,從一開始學習唱歌加上動作很不容易,但經過全班的努力練習,大家一起完成歌曲真的很開心!李璨朱老師也回饋,慈濟歌齊聲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是期待讓孩子學習全力以赴,懂得享受過程。

同學們以純真的歌聲,將慈濟人文精神深植心中。

  緊接著登場的四年級妙手生華手語比賽,則以手語演繹結合〈我很幸福〉、〈地球的孩子〉、〈因為你 因為我〉與〈知足〉四首慈濟歌曲。舉辦手語比賽的初衷,源自早期證嚴法師帶領弟子走入社區、關懷苦難人時的真實經驗,當時發現有許多無法用言語表達及溝通的人,萌生了學習手語作為溝通的橋樑的想法,以「破除語言障礙」和「心的語言」,後來手語就成為慈濟人傳遞愛的重要方式。

在《因為你 因為我》的手語演繹中,孩子們展現默契與優雅的人文之美。

  妙手生華是一種無聲說法,人文室林曉瑩主任分享:「手語雖然是動作,但更是一種『愛的語言』。當我們用手語比出『你痛不痛』等安慰的動作,若沒有溫柔的眼神或聲音,對方仍感受不到溫暖。」在比賽中結合手語與慈濟歌曲,讓關懷能更深刻地觸動人心。在四年級孩子們整齊的肢體與真誠的神情中,傳遞出感恩惜福、愛護地球、手心向下助人的精神。

手語雖無聲,卻是最動人的愛的語言,能撫慰人心。

  四年知足班一位轉學生分享,雖然以前有上舞台的經驗,但剛剛要上場前還是有點緊張,看到老師提醒大家要面帶微笑,不安的心情降低不少。而若侖老師帶著全班同學練習時也引導我們,希望從這首歌曲〈我很幸福〉當中,學習知足、減少抱怨的精神,並藉由手語呈現表達對花蓮光復鄉災情的關懷。

同學們以微笑克服緊張,將幸福與感恩化為動人演出。

  看見每位小朋友都很用心、努力為自己班級爭取最高榮譽,期待每一個孩子能夠展現最好的自己,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在音樂旋律和手語畫面的交織中,願這份善念像花開般綻放,從臺南慈小飛向花蓮,為災後重建注入希望與力量,散播到每一個需要被愛的角落。

以手傳愛,願愛的種子從校園萌芽,飛向災後的花蓮。

撰文/陳駿朋;攝影/陳天和、邱明春、陳駿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