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電波到永續發電 慈大附中學子獲全國競賽銅牌

  慈大附中在全國性競賽中大放異彩!國三協力班 張瑞言 同學,於教育部指導、經濟部能源署主辦之「臺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中,憑藉創新發明作品《無碳排量發電時代-電波發電永續裝置》,在全國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勇奪【國中組全國決賽銅牌獎】,展現新世代學子對永續能源議題的高度關注與實踐能力。

日常電波變電力 完美呼應SDG7

  張瑞言同學提到研究主題的發想,源自學長姐曾探討過的「電的收集器」相關作品。他受到啟發,決定嘗試將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電波能量轉化為可用電力,發展出一款兼具創新與永續理念的作品。

  其得獎作品能實現全天候 360度吸收微弱電波,並將其轉換為電力,被譽為新一代的「超級無線行動電源」。這項發明不僅有效利用了環境中的閒置能源,更結合物聯網(IoT)技術,開發出專屬手機 App,讓發電資訊一目了然,完美體現了「創意」與「實用」的結合,並直接地呼應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展現青年世代對能源議題與環境永續的深刻關懷。

無懼挑戰 師生協力成就創新

  張瑞言同學坦言,在研究歷程中最大挑戰在於尋找實驗所需材料,部分關鍵元件在一般市面上不易取得,特別感謝林成財與吳建興兩位指導老師的悉心協助與全力支持,讓他得以順利克服困難,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具體可行的創新發明。

  廖逸貞校長表示:「張瑞言同學的傑出表現,不僅是個人的光榮,更是對本校深耕創新教育與永續發展教學成果的最佳印證。我們深信,透過適當的引導與支持,學子能將創意付諸實踐,展現出足以應對全球永續挑戰的無限潛能。期許未來也能有更多學生持續發揮創意,以永續行動實踐利他的精神。」

撰文/夏嚴芸婕;攝影/慈大附中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