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中二五手護洄瀾 慈大附中人人志工迎校慶

慈大附中以手護洄瀾2500小時社區服務慶祝生日

  慈大附中以「手護洄瀾」志工活動迎接校慶已邁入第八年,全校師生在校慶的前一天抱持感恩的心,用不一樣的方式慶祝學校25週年生日,以實際的行動感恩並回饋花蓮這片土地與鄉親。11月7日花蓮市市長魏嘉彥與花蓮縣議會議員魏嘉賢親自到場給予師生們勉勵,當天除了慈中師生、家長志工、慈懿會爸媽,來自尼泊爾藍毘尼的校長、老師也一同參與,以2500小時的社區服務及環境教育,來表達對這片土地的關懷與感恩,讓花蓮更美麗。

校長與貴賓們一同簽名見證慈中師生獻給花蓮鄉親2500小時的愛

  廖逸貞校長表示,慈中在花蓮這塊土地上起步與成長,今年迎來25週年校慶,回顧一路走來十分不容易。因此每年校慶前夕全校師生懷著感恩心,希望透過「手護洄瀾」2500個小時的服務,來感謝、回饋花蓮這塊土地的滋養,以及花蓮鄉親的支持,更要以感恩與祝福的心,為這片土地祈福,以愛守護花蓮、回饋社區,讓花蓮變得更美麗、更幸福,也讓學校的生日更具意義。

校長表示慈中師生以服務回饋花蓮慶祝校慶已成為學校的傳統

  花蓮市市長魏嘉彥對於慈中以社區服務的方式慶祝校慶,感到非常開心並深受感動。同時也感謝慈濟人在0403地震與光復水災期間,為花蓮進行災後照護與安置的付出,希望這份助人的精神能世代延續。期待同學們在慈濟完善的教育體系中,能繼續傳承慈濟的美善精神。魏嘉賢議員則表示很開心能再次參與慈中校慶,除了祝福學校生日快樂、祝福每一位孩子能在快樂中成長,也勉勵孩子們要持續用愛、用心為社會付出。

魏嘉彥市長期勉學生在慈濟完善的教育體系繼續傳承慈濟的美善精神

  「慈中二十五、手護愛洄瀾」以學生為主體,用回饋與感恩的心,從身心靈三個面向,規劃七大服務區域:慈中生活圈、健康照護、教育園區、洄瀾景觀、心靈故鄉、食在源頭及行旅平安,包含濟慈路河堤區、體育館周邊、碧雲莊社區、三角市場、建國路生活圈、維護居民安全的太昌派出所、全校三餐蔬果來源的果菜市場周邊、提供師生安全返鄉運輸的花蓮火車站、照顧師生健康的慈濟醫院、最美麗的七星潭洄瀾景觀、慈濟人心靈故鄉靜思精舍,親師生們透過親自打掃,表達對花蓮人事物的感恩。

  活動前,廖逸貞校長邀請與會貴賓一同為慈中2500小時的社區服務簽名見證,並由校長授旗予中學部班聯會會長張璇、小學部環保小局長林采芃及幼兒園林承豐三位學生代表,全校兩千多名師生齊聲高喊「慈中二五 大愛育才 美善傳承 希望未來」。校長授旗學生,代表校慶系列守護花蓮活動,正式開跑,也祝福著今日的活動平平安安,圓滿順利!

校長授旗予學生代表,宣告校慶系列守護花蓮活動,正式開跑

  慈中師生隨後穿梭在花蓮各地,彎腰專注撿拾垃圾,不論是棉被、枕頭、大型廢棄物、裝著發臭液體的瓶瓶罐罐、道路兩旁的濕腐落葉,還是緊黏道路、河堤的菸蒂或海邊的廢棄物,孩子們總細心的撿拾,握著掃帚的手也沒停過,提著沉甸甸的垃圾、廢棄物卻不喊苦。尼泊爾老師馬尼斯看到孩子們不怕髒,而且很熱情的投入撿垃圾,連小小的菸蒂也不放過,一起用行動愛護大地,覺得很感動,因為學校要規劃兩千人的大活動真的很不簡單,尤其也讓政府單位一起來參與,這是很好的做法,同時也表示會把這樣的活動帶回藍毘尼。國二黎同學表示雖然很累,但是看到大家一起清掃,讓這片孕育我們的環境變得乾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也深刻體會到靜思語「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間最美是溫情」的意涵。

尼泊爾藍毘尼老師和慈小孩子們一起撿拾河堤垃圾

  今天學校也用實際行動感謝慈濟醫院守護師生的健康,廖校長表示,慈濟醫院守護我們的生命、守護我們的健康,今天換慈中師生來守護醫院的環境。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也特別出來關心前往打掃的師生,林院長表示慈濟醫院是守護花蓮人健康的地方,感恩同學也來一起付出,期待同學們不是只有這次的付出,未來也能成為造福社會的人。高一林同學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學校的「手護洄瀾」活動,活動開始前,他認真詢問過班上曾參與的同學,讓他對此行非常期待,因為這不僅能讓他親手潔淨家園,更是與花蓮土地連結的難得體驗。杜同學表示,一開始還只是感到很新奇,但後來越來越多的垃圾、煙蒂等映入眼簾,才意識到現在環境衛生需要大家共同維護的重要性,下次如果還有這種機會,會踴躍參加。

慈濟醫院守護我們的生命與健康,今天換慈中師生守護醫院的環境

  慈中師生也到果菜市場清掃。廖校長表示學校三餐蔬果皆來自果菜市場,感恩師生有機會能透過打掃來回饋。果菜市場謝璨隆經理肯定慈中「尊重生命,以人為本」的教育,表示服務是一種訓練,也在無形中自我成長,在志願服務中建立群體責任感,。他勉勵孩子們,先從自己做起,才能推己及人擴展到整個社會,最終目的是達到公民素養的提升。高一黃同學分享自己在打掃過程中,觀察到市場周邊容易變得髒亂,也讓他體會到,打掃不僅是維護環境,更像是一種平靜心靈的修行。當我們動手把環境整理乾淨,不僅讓心靈得到沉澱,也能讓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更加美麗。高二學生表示當自己彎下腰仔細清理時,才意識到原來我們生活周遭的環境汙染,比想像中更嚴重、更細微。一群人的力量真的比一個人強大太多!從這次活動體會到環境保護不是口號,真的要「彎下腰」去做,才能感受到它的意義和價值。

  學生前往七星潭淨灘時,一位街頭藝人看見孩子們頂著海風、彎著腰撿拾垃圾的身影,深受感動,當場彈奏吉他,唱起溫暖動人的歌曲向學生們致意,歌聲在海浪與笑聲中飄揚。孩子們也熱情地向街頭藝人揮手致意,留下美好而有意義的互動。小學六年級林同學表示在七星潭發現最多的垃圾是保麗龍跟寶特瓶,很多都被海浪打成碎片,藏在石頭縫裡,真的很難撿,雖然海風吹得很大、彎著腰撿垃圾有點累,但看到海岸慢慢變乾淨,心裡覺得很有成就感,希望來七星潭玩的民眾,可以把垃圾自己帶走,不要留在沙灘上,讓大自然受傷。他並表示校慶前能用「志工」的方式回饋鄉親、守護花蓮的土地,覺得很開心。

沙石中的菸蒂也不錯過,孩子們用心讓七星潭持續美麗_0

  由於慈中住宿生多仰賴火車通勤,所以慈中師生也在火車站周邊清掃。廖校長感恩花蓮火車站乘載了運輸的功能,也感謝台鐵讓慈中的孩子們有機會以清潔行動表達感恩。花蓮火車站黃文天站務長表示,能為別人服務比被人服務有福,慈中住宿生每個月運用台鐵返家,能用感恩的心回饋台鐵令人讚許,感謝孩子們今天的付出與服務。高二吳同學表示這次參與打掃車站環境,撿拾的多數為菸蒂,希望大家可以減少抽菸,維護自身健康也減少菸蒂產生,自己之前也曾參過淨灘,對於環境保護活動覺得很有意義。國三黃同學則感謝老師和慈懿爸媽一起陪同大家掃街,為車站的環境清潔盡一份心力。

感謝老師和慈懿爸媽一起陪同大家為車站的環境清潔盡一份心力

  精舍是慈濟人的家,慈中小的孩子希望也可以回精舍為師父盡一份心力,孩子們從精舍入口掃到佳林國小外圍,沿路撿拾到許多菸蒂、飲料罐、玻璃瓶等,希望大家可多做資源回收,也很高興可以回到精舍打掃,做好敦親睦鄰的工作

回到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孩子們同心協力,將地上落葉撿起。

  慈中不只積極與國際接軌,更沒忘記立足花蓮,在慈中生日之時,全校師生用感恩的心、行善的態度,以實際行動敦親睦鄰、回饋社會,感恩花蓮這片最美的土地,實踐「感恩、尊重、愛」的立校精神,用雙手雙腳守護花蓮、守護全世界。

(撰文:莊春紅,攝影:慈大附中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