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第22屆畢業成果展「微光成炬」,今日(11/21)在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演藝廳盛大剪綵開幕。本次展覽集結了15組、18位應屆畢業生的四年學習精華,透過影像、廣播、創新表達與行銷等多元形式,展現年輕世代對社會的獨特觀點與深度關懷。開幕典禮小花電影有限公司導演蘇弘恩、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廖志宏主任、傳播系教授傅維信、慈誠懿德會等貴賓親臨現場剪綵,象徵這群傳播新血正式點亮夢想,投入社會對話。

本次展覽以「微光成炬」為主題,策展團隊表示,每個作品都像一束微光,獨特而充滿力量,當這些光芒在展場彼此交織,便能點燃成炬,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主題精神貫穿於所有展品中,橫跨了地方文化傳承、身心障礙關懷、女性命運探討及減塑生活實踐等多元社會議題。

慈大傳播系廖志宏主任致詞表示,畢業展是傳播系每年最盛大的展演活動,他勉勵同學:「畢業展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這些作品將是你們未來走向更美好人生的開端。」

導演蘇弘恩則感性分享師生共學的歷程:「我見證他們從大二、大三到現在即將畢業,成長的腳步非常紮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互相引導的,他們教會了我許多新技術和新思維,讓我在引導學生的同時,自己也能保持年輕的思維。」

此次展出作品類型豐富,每一組都以獨特視角回應社會。其中,紀錄片《Pangcah》深入花蓮偏鄉,記錄下花蓮縣富里鄉永豐Cilamitay阿美族實驗小學在資源不均下堅持族語教學的溫暖故事,展現文化延續的韌性;而《有礙一生》則由創作者真實紀錄母親因小兒麻痺所面臨的挑戰,傳遞「只要想做,就沒有做不到的事」的堅韌精神,呼籲大眾多一份理解。

在社會關懷領域,廣播組《說畫聲》巧妙結合聲音 (Podcast) 與視覺 (簡筆畫),邀請經歷特殊挑戰者如地下偶像、外籍生進行訪談,並將故事繪製成簡筆畫卡片,觀展者可掃描 QR code 聆聽節目,創造獨特的觀展體驗。此外,行銷作品《定格.瞬間》則以「春夏秋冬」隱喻人生四季,透過圖文集捕捉日常中易逝但觸動回憶的瞬間;畢展現場更設置了「拍立得」互動裝置,讓觀者印出照片並寫下心情,強化了作品與觀者的情感連結。

「微光成炬」展覽不僅是一次學習成果的展現,更是一場跨越校園、連結社會的對話。台北場展覽將持續至11月23日(日)在台北剝皮寮展出,學生們將在現場親自導覽,歡迎社會各界蒞臨,感受年輕世代以專業與創意回應社會的力量。

【展覽資訊】
台北場 (已開幕)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3日 (日)
• 地點: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 演藝廳
花蓮場 (接續展出)
• 時間:2025年11月27日 (四) 至 11月29日 (六)
• 地點:慈濟大學 大愛樓一樓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