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狀肺炎疫情影響,臺南慈濟高中許多志工活動因此延期或取消,終於在六月十三日大早,耀眼的陽光印照在臺南慈中70位福慧志工師生歡喜的臉龐,準備前往仁德環保站,展開睽違已久的志工活動。
來到仁德環保站即受到師姑、師伯的熱情歡迎,臺南慈中的師生分為國中部、高中部兩大組進行分站活動。第一站是在臺南靜思堂一樓大廳,慈濟環保三十周年主題展覽,由在臺南慈中擔任禮儀老師的游孟雅師姊進行解說,透過活潑的帶動式教學,以及深入淺出的小故事,告訴學生們如何落實環保於生活中。
在布展裡,有一面紀錄著歷史長河的牆,那是數百位環保菩薩的身影,學生們駐足景仰著他們的生命故事。「疫情期間大家都很害怕,但這群環保志工還是帶著口罩,每天來做環保,而且有這麼多人,真的是心正邪不侵。環保不是爺爺、奶奶的事,也是年輕人、每一個人的責任。」高二和氣鄭景宏(下圖)指著一張「綠竹園變成大福田」的合照相片讚嘆道。
第二站是資源回收分類,分別有綜合分類區、寶特瓶整理,以及塑膠袋分類的體驗。學生們親身體會到平時沒有做好清洗與回收分類的結果,就是惡臭與蚊蠅的產生,在積極實作的同時,也深刻反思日常行為。國二知足林愉庭(下圖)有感而發地分享道:「老菩薩們都清楚明白回收物要丟哪裡,塑膠袋那麼難分,他們也都能分清楚,非常厲害、也非常辛苦。我們平常在家要分類好,也要洗乾淨,這樣到環保站時才不會這麼髒、這麼臭。」
在路上,高二福慧志工隊輔學長姐向學弟妹分享做志工的心路歷程。他們做志工不為功利、不為志工時數,而是在做志工的過程中,他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人事物,收穫了人際互動、團隊合作、壓力紓解。他們期許作為隊輔的自己,能成為學弟妹的啟蒙者,使志工精神在南慈中歷史長河中常流不息。
(撰文:林育吟,攝影:郭美秀、林育吟、陳怡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