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開心缺水不慌 慈大教你自製雨水回收系統

 慈濟大學天空學院九月開設「星球的水與資源永續利用」課程內容提及水的危機,並教導民眾如何在家自己利用雨水回收,有效利用水資源。

  今年暑假台灣創歷史的沒有任何颱風登陸,卻也因此造成了水庫拉緊報!! 雖然10月東北季風造成部分水庫解渴,但西部許多水庫包括曾文水庫等蓄水量仍然低於下限,其實台灣的水應該是足夠的,但是因為水庫淤積造成庫容量減少,造成了沒有颱風就會有蓄水危險的問題。慈濟大學天空學院九月開設「星球的水與資源永續利用」課程內容提及水的危機,並教導民眾如何在家自己利用雨水回收,有效利用水資源。

  「星球的水與資源永續利用」在ewant平台以網路課程的方式播出,修課人數累計超過200位,授課老師為慈大通識教育中心邱奕儒老師,並邀請慈濟基金會陳哲霖志工和黑潮基金會前主任賴威任分別擔任講師,分為六大單元包括:物質循環與土壤保育;糧食議題;資源回收與再利用;都市防洪與農村水資源;雨水利用/中水回收;海洋保育。

左圖:黑潮基金會前主任賴威任;右圖:慈濟基金會陳哲霖志工

  「雨落下來時水很多,但你需要水時就是沒有」邱奕儒老師說,在第四單元和第五單元邱老師深入探討水的問題,水不調和的問題像是水太多造成淹水,或是水太少造成旱災或缺水,還有水太髒有水也不能用。

  自然界如何解決水不調和的問題,大自然裡有樹木、草本植物、青苔、土壤等它們就像一個大海綿,將水給留住,並且過濾了多餘的水,成為河流或是滲透土壤的地下水。但現在人類將森林砍伐,土壤水泥化,甚至抽取地下水,自然環境的集水功能大大降低。而人為集水法分為大型集水(例如水庫)和分散式集水(例如池塘等),但水庫只能收集上游的水,同時還有泥砂淤積的問題,所以有沒有可能在水庫之外,利用分散式的集水法來善用水資源呢?

自然界如何解決水不調和的問題,大自然裡有樹木、草本植物、青苔、土壤等它們就像一個大海綿,將水給留住。

  分散式的集水方式很多,像是小湖泊、池塘、滯水池等,這些集水區不但可以在乾旱時發生作用,如果突然下了大雨,上游的水也不會一下子就流到下游,而水如果是下到平地,可以儲存到小池塘或是雨水花園等,避免大量水全部流到水溝造成淹水。以慈大為例,慈大校園在設計時利用景觀減緩流速,引導水流,儲留水源和入滲地底,還兼顧綠化的效果。

邱奕儒老師表示,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自製一個小型的集水區,第五單元裡邱老師就如何製作雨水回收做了一個詳細完整的介紹。

  邱奕儒老師表示,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自製一個小型的集水區,第五單元裡邱老師就如何製作雨水回收做了一個詳細完整的介紹,從建築模型和實際已安裝的系統來向學員解說。雨水收集系統必須涵蓋以下:第一收集雨水的積水面(愈大愈好),第二過濾系統(可以過濾樹葉,灰塵等)第三儲留系統(水桶),另外還可以再加上自來水自動補充系統。

  邱奕儒老師特別提到,多數的台灣屋頂都有天溝的設計,用來導引水流進排水管,但在下雨時落葉跟著水一起滑進天溝,最後沉積在天溝裡,經過時間演替天溝變成了植物生長的地方,因此要在天溝上加一個斜45度的過濾網,落葉自然會跟著雨水沖到地面。收集來的水,就可以拿來沖洗和澆花使用。

以慈大為例,慈大校園在設計時利用景觀減緩流速,引導水流,儲留水源和入滲地底,還兼顧綠化的效果。

  這套家家戶戶都可以自行安奘的雨水利用系統,目前包括有些機關團體也在使用,像是花蓮碧雲莊活動中心等。邱老師表示,自來水是非常乾淨的水,如果拿來沖馬桶非常可惜,所以我們用雨水沖洗,不但可以省水也可以省錢。

  整套完整的設計都可以在ewant平台看到,「下雨開心,缺水不慌」,這就是在自家裝了雨水利用系統的心情。慈濟大學天空學院永續星球系列共四門課,包括「永續星球面面觀~打造綠色生活環境」、「星球的水與資源永續利用」、「星球能源與永續發展」、「生氣盎然的星球」,課程開放選修,歡迎社會大眾一起來建造永續綠色生活。相關網址: https://www.ewant.org/

(撰文:李家萓,圖片:慈濟大學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