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即專業 發揮青年世代美善良能

黃逸寧在學期間認真投入志工服務,圖為花東區慈青至志學大愛農場協助連鎖磚鋪設。

  來自彰化慈濟家庭的黃逸寧老師,國小畢業後就到花蓮慈大附中求學六年,接著就讀東華大學,並利用課餘時間積極投入慈青社團,心裡也埋下了在志業體服務的芽。大學畢業後,他依著慈青時在志工早會與 上人的約定,回到教育志業體服務,擔任行政職員。

東華大學慈青社每學期固定會至鄰近的吉豐養護所陪伴年長者。

  行政工作看似一成不變,但要做得面面俱到並不容易,通常細節處有很多「眉眉角角」,初到職場的新鮮人不一定可以掌握。逸寧老師在工作上遇到許多友善的同事,對於不足之處都會加以指點並傳承經驗,使自己能夠少走許多冤枉路。

  談到茹素的因緣時,逸寧老師過去曾經無肉不歡,但從小愛喜愛動物的他並沒有想過,原來自己的口欲竟會讓小動物們受到不人道的對待。國中就讀慈大附中時因為住校只供應素食,一到假日就拉著同學到市區「打牙祭」。而在一次慈濟人文的課程中主題是生命平等,老師分享人類應該尊重動物的生命。因為看到了現代家禽家畜的養殖環境及屠宰過程,不禁動了惻隱之心,開始想要吃素。一直到國三時響應大愛台呼籲人人茹素一個月為四川大地震祈福,才真正開始吃素至今。

左圖:家族中最早的慈濟種子,台北松山區張鈞翔師兄,是黃逸寧的舅舅,帶動家族已有4人培訓。右圖:2019年授證成為慈誠,期許利用工作之餘投入志工服務。

  逸寧老師也是一位職志合一的同仁,在服務滿兩年後就決定開始參加培訓。會想趕緊參與培訓,除了是慈青們與 上人的約定,更是期待自己能從慈濟團體中的接受者轉變為付出者,雖然因為工作關係時間總是不固定,不能常常參與社區組隊勤務,但他說在培訓過程中帶給自己很多收穫,也從資深慈濟人身上看見許多典範,提供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人際互動中的借鏡。

  在臺南慈中服務剛滿四年,黃逸寧希望秉持著靜思語:「用心就是專業。」以簡單的心來做複雜的事,校園即是自己的道場,繼續努力在其中。

慈大附中畢業,回到教育志業體服務後,更能體會慈濟教育的理念。

(撰文:臺南慈濟中學,攝影:高浩迪)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