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宣布因應全台灣進入第三級疫情警戒,暫停日間照顧、失智據點等社區式長照服務。不過,長期照護機構依舊正常運作,並不受疫情影響而停擺,尤其是醫護、長照等科系的學生,仍然在第一線實習。
「打給厚!米那桑!甲爸沒?甘有謀松快?」儘管是不太標準的台語混雜日文,卻是慈濟科技大學菲律賓籍長期照護專班學生,每天跟阿公阿嬤熱情問候的招呼語。剛畢業的18位長照科二年級學生,在疫情前已完成長達16週、高達640個小時實習,涵蓋基本照護實習(門諾壽豐護理之家)、機構實習(慈濟醫院同心圓日照中心)和社區實習(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瑞智憶學苑),學習照護失智、失能高齡者,提前熟悉工作場域,為就業做足準備。
以門諾壽豐護理之家為例,共照顧130多位長輩,多以失能和失智為主,還有洗腎、特殊傷口照護等特殊需求。同時,也引進10多位越南籍照服員,起碼有5年以上的服務資歷,最資深還高達15年,可說是照護經驗十足,每年更培育200至300名照顧服務員,可說是東部的照服員培訓中心。
門諾壽豐護理之家督導江筱蕙表示,一度以為菲律賓長照專班就像剛來台的外籍照服員,難免擔心「該不會沒學到什麼,就實習結束了」。沒想到,「竟然出乎我意料之外!」
不論是餵食、灌食、抽痰或清潔尿管,菲律賓籍長照專班學生都挺得心應手,還能協助交班、做紀錄、寫心得。門諾壽豐護理之家督導江筱蕙表示,既熟悉中文的聽、說、讀、寫,對老人、失智照護也都有基本瞭解,學習態度又主動積極,很用心觀察長輩需求,「反而成為我們很好的幫手」,相信他們一畢業就能立刻上線,成為稱職的照服員!
配合新南向政策,2019年9月起,慈濟科技大學首創二年制日間部長期照護科菲律賓籍專班,採公費全額助學制度,讓32位學生來台免費就讀長期照護科,採1:3的履約要求,也就是免費就學二年、需服務六年,畢業後由慈濟基金會分發,銜接政府大力推動的長照2.0政策。
超過六成五的菲律賓長照專班學生都來自奧莫克大愛村,也就是2013年遭受海燕颱風侵襲,導致無家可歸的災民子女。因此,菲律賓籍學生分外珍惜公費求學機會,學習態度也非常積極。因為,來台求學不但全額免費,每月還能領3,000至5,000元零用金,甚至,連入境的居留證、工作證、機票等費用也無須支付。平均每一名學生讀書二年,慈濟基金會需補助429,517元。
慈濟科技大學長期照護科主任湯麗君表示,菲律賓專班以培育「安全照顧、伴老如親」的高齡者健康照護基層服務人員為目標,畢業門檻達80個學分,畢業前需取得「照顧服務員訓練認證」、「基本生命救護術證照」以及「華語A2以上能力證照」,也就是協助老人家清潔移位、翻身餵食等生活照顧的重要能力。
長照科二年級學生鄧文恩表示,接受慈濟補助來台灣讀書,是我唯一能繼續求學、改善家庭貧困的辦法。當時一心只想幫助家人,卻從多次志工服務中,學會付出與感恩,也找到長照的意義和價值,更確定「我要成為一個專業的長期照護人員」!
長照科二年級學生唐迪恩表示,中文的語法比英文還困難,所以更要努力讀書、拿高分,絕不浪費難得來台灣的學習機會。同時,也學了一些台語,像是「拎水、甲奔、去便所」,才能跟阿公阿嬤溝通和互動。慈濟科技大學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瑞智憶學苑的蔡阿公表示,這群孩子都很乖,國語、台語也講得很流利,「我都不知道他們是菲律賓人呢!很厲害!」
長照科二年級學生米薇達表示,雖然讀書很辛苦,但我們受到慈濟的幫助,又是倍受重視的第一屆學生,更要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來努力打拼,不辜負大家的期待。長照科二年級學生柯玫如表示,進入職場後也要嚴以律己,展現奧莫克大愛村孩子優秀的一面,當學弟學妹們的好榜樣。
(撰文/葉秀品、攝影/徐瑩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