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見系列報導】精準後援 疫情下的影像醫學
「阿姨好,我是醫院的放射師,是來幫你照相的。」換上兔寶寶裝,推著移動式X光機走進病房,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鄭聖翰放射師笑著說,熟練的動作,很難想像他是個剛從大學畢業的醫院新鮮人。疫情在台灣爆發後,...
「阿姨好,我是醫院的放射師,是來幫你照相的。」換上兔寶寶裝,推著移動式X光機走進病房,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鄭聖翰放射師笑著說,熟練的動作,很難想像他是個剛從大學畢業的醫院新鮮人。疫情在台灣爆發後,...
2020年,新冠病毒蔓延全球,台灣借鑑2003年遭SARS重創的歷史經驗,隨即成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進行邊境管制,建立「智慧型防疫系統」、訂定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機制,提升口罩、防護醫材產量,成功防堵疫情;直...
時序入秋冬,溫差變化大,許多長者在秋冬會出現「夜咳」情形,影響睡眠與生活,75歲的陳爺爺就是一個例子,每到秋冬就咳嗽咳不停,經常半夜咳醒,影響睡眠品質,白天精神不繼。求助各醫療院所確定無肺部疾病後,...
2021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前後不到10天的時間,本土每日新增確診數飆破三位數,新冠病毒進入社區,並以殘酷且駭人的速度擴散,確診病例數節節攀升,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在疫情衝擊下,醫院是抗疫第一線,而急...
日前,43歲的宋小姐偶然間觸摸到自己的右胸有一個硬幣大小的明顯硬塊,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醫後,確診為乳癌第二期,腫瘤約4公分,且位置貼近皮膚,在張耀仁副院長的建議下,宋小姐先接受化療及標靶治療,待腫瘤...
60歲的蔡女士有輕微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服藥多年控制穩定。近日她因上腹悶脹到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就診,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腎臟上緣有一顆10公分的大腫瘤,醫療團隊擔心惡性可能,將她轉介給泌尿科游智欽醫師...
36歲的黃先生,有高血壓家族史,父母均有高血壓,本身也有七年的原發性高血壓病史,每日皆須服用多種降血壓藥物控制病情,黃先生考量自己年齡尚輕,加之服用多種藥物仍無法良好控制血壓,因此想尋求其他解決的治...
正處換牙期的11歲洪小弟臼齒鬆動,家人試著以傳統的綁線方式為孩子拔牙,但洪小弟害怕掙扎,最後拔下的牙齒不翼而飛。家人以為牙齒被吞下肚,會在如廁時排出,可是洪小弟出現咳嗽症狀,遲遲未緩解,翌日被帶到台...
台北慈濟醫院配合政府政策,9月23日進入校園為年滿12歲至未滿18歲的青少年進行BNT疫苗接種,時至9月27日,已完成文山國中、深坑國中、新店高中等三所學校的疫苗施打作業。9月28日,醫護再度前進莊敬高職,預計在兩天...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各國致力提升疫苗覆蓋率,施打年齡層也逐漸下修,為嚴堵疫情在校園擴散,衛福部及教育部共同規劃為12歲至未滿18歲的青少年進行BNT疫苗校園接種服務;然而,不少家長既希望孩子能盡早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