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網路『學生研究快篩成果被收割』訊息說明

關於今日於網路傳布之" 學生研究快篩成果被收割"訊息,慈濟大學(本校) 說明如下:

1. 台灣目前使用的居家快篩為" 抗原快篩"試劑,與發文者所寫本校109年疫情初期開發之"抗體快篩"試劑,為完全不同之產品。

2. 本校 109 年開發之新冠肺炎抗體檢測試劑,取得食藥署專案製造核可後委託廠商製造,當時台灣疫情平穩,但國外有些醫療量能檢測不足之國家及地區疫情嚴重,故經由慈善捐助輸往印尼、宏都拉斯、玻利維亞、多明尼加、聖露西亞、賴索托、柬埔寨等國家,協助當地的防疫篩檢,病患分流,總計輸出約 20 萬劑。此為醫療慈善捐助,試劑製造成本全數由慈善支持,參與之人員均義務貢獻,本校並未將研發成果技轉予廠商,亦未出售營利,也未列入投入之人力時間設備成本,發文者所寫之試劑製造成本也未經精算。

3. 本校經過幾次選拔,最後參與試劑研發之師生均明白防疫工作,人人有責,也明白學校此研發以醫療慈善為目的,而非營利。試劑的研發除了初期蛋白質純化及優化過程,更重要的是過程中慈濟大學師生對於試劑成份調配及慈濟醫院共同協助臨床試驗的心血投入,及經由慈濟慈善基金會馳援海外協助防疫均以慈善捐助供應,所謂「收割學生」成果之說法並不如實。

本校及所有研發人員投入試劑之研發,皆以公益為目的,希望可以協助民眾早日遠離災疫。疫情多變的當下,更應安住心、口、意,大家攜手,共渡災疫。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