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永恆身影.祝福「插花師姑」嚴淑真師姊乘願再來

林欣榮院長時常關懷、鼓舞嚴淑真師姊。(徐玲玲攝)

       三十六年來,在花蓮慈濟醫院,幾乎每到星期三就可以看到嚴淑真師姊的身影,若不是正忙著整理新鮮的花材、依照著瓶、盤等花器插花,就是看著她拉著推車,將充滿禪意花語的瓶花、盤花送往醫院大廳、院長室、會議室就定位。然而這身影已不再,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嚴師姊於臺北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往生,並在中午抵達慈濟大學追思堂,化作無語良師,延續慧命。

二○一一年,花蓮慈院二十五周年慶期間,嚴淑真師姊布置大廳的身影。(謝自富攝)

       享壽八十歲的嚴師姊,一生奉獻花藝,在年輕的時候,從慈濟資深志工「紀媽咪」紀陳月雲師姊聽到「花蓮的師父要蓋醫院」,並跟著紀媽咪參加慈濟列車。當時,聽到  上人開示,她就心生歡喜,「發願以自己的興趣--插花來供養佛、供養諸位大德,並莊嚴我們的道場。」

在花蓮慈院二十周年院慶大會上,嚴淑真師姊(右二)與常住志工顏靜曦師姊(左一起)、簡美月師姊、張靜易師姊、謝靜芝師姊、蘇足師姊、蘇秋忠師兄,一起接受 上人的表揚「優良志工」。(林宜龍攝)

       嚴師姊在一九八二年受證,法號靜藝,委員號00255,是非常資深的慈濟志工。一九八六年,花蓮慈院啟業那年,她還捐贈榮董,並自此承擔花蓮慈院的花藝。在大愛樓門診大廳佛陀問病圖前的花藝造景,以及每週在院內各個會議室、大辦公室、院長室的瓶花、盤花,都是嚴師姊的心意心藝,讓醫院同仁、賓客、病人、家屬沉浸在靜思花道中。

精舍師父帶領嚴淑真師姊的家人及法親、志業體同仁誦佛祝福嚴師姊圓滿大體法師心願。(陳炳宏攝)

       隨著嚴師姊年事漸高,有更多的師姊、師兄跟著她加入院內插花志工的行列,例如前院長石明煌的夫人「石媽媽」陳映伶師姊、林欣榮院長夫人夏玉心師姊、陳健麟主任夫人張文媛師姊、邱琮朗主任夫人陳昱儒師姊、人文室張春雄組長夫人游玲梓師姊,以及在玉里的志工王雪花師姊也陸續加入,以花藝莊嚴花蓮慈院,分享慈濟人文。

二○○六年,嚴淑真師姊在大愛樓的插花身影。(謝自富攝)

       花蓮慈院啟業至今,即將滿三十六年,就在今年三月二十二日,嚴師姊在靜思精舍插花時,師父見她的氣色不是很好,便協助安排她到花蓮慈院做檢查,沒想到確診是胰臟癌末期,隨即辦住院治療。這期間恰逢二十七日在花蓮靜思堂園區登場的「Young善公益蔬食市集」,嚴師姊在她的師兄張鳳岳陪伴下敲愛心鑼,捐款響應送愛到烏克蘭;林欣榮院長也時常關懷並鼓勵她。

三月下旬在花蓮慈院住院治療的嚴淑真師姊也響應「Young善公益蔬食市集」敲愛心鑼,送愛到烏克蘭(陳信安攝)。

       在花蓮慈院住院二週後,嚴師姊出院返回臺北家中靜養,只是在四月十三日因敗血症住進台安醫院,之後再轉進臺北慈院心蓮病房,並於二十九日上午七點十八分安詳往生。對於上人開示「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謹記在心,在生命的最後,嚴師姊也以捐贈大體,奉獻醫學教育,作為慧命的延伸。

德如師父致詞祝福嚴淑真師姊,並慰問家人。(陳炳宏攝)

        二十九日中午,嚴師姊的大體在師兄張鳳岳、大女兒張巧燕、二女兒張巧憶、兒子張正德及女婿等五人陪伴下,抵達慈濟大學追思堂。靜思精舍德如師父等多位師父,帶領花蓮慈院常住志工顏靜曦師姊、張靜易師姊、林寶彩師姊、林院長夫人玉心師姊、「石媽媽」映伶師姊、雪花師姊、以及志業體同仁誦佛助念,祝福嚴師姊圓滿捐贈大體老師的心願,也祈願她快去快回,乘願再來慈濟世界。

嚴師姊的兒子張正德(左圖)、二女兒張巧憶代表家屬追思母親。(陳炳宏攝)

       花蓮慈院啟業第一批行政同仁徐玲玲高專,回憶起嚴師姊的身影,她在line群組分享「嚴老師慈懷柔腸,對待晚輩如慈母溫暖,對貧病弱勢竭盡所能付出,對學生更是全力傳承,末學在嚴老師身上學習到大氣度與大慈悲,當嚴老師知道身體這『載道器』敗壞時,很勇敢與自在:她告訴關心她的精舍師父、法親及家人說『要快去快回』。老師願力很強,短短三十七天圓滿人生,這讓家人、法親非常不捨,但也虔誠祝福嚴老師乘願再來。」

嚴淑真師姊的花道學生也趕到慈濟大學大捨堂祝福老師。「石媽媽」陳映伶師姊(前排右二)致詞時紅了眼眶,後排左一為林院長夫人夏玉心師姊。(陳炳宏攝)

       徐玲玲師姊說,三月三十一日在嚴師姊出院準備返回臺北時,她陪伴嚴師姊及張師兄前往精舍,接受 上人的祝福;這過程她深刻感受到嚴師姊愛 上人的心,以及對花藝的熱愛,她以花藝廣結善緣的精神將永植在家人、法親、學生及友人的心中。

同是嚴淑真師姊學生的書法老師朱春香師姊(左圖,前排左三)、玉里志工王雪花師姊(中圖,前排左三),黃海祥師兄(右圖,後排右一)也代表致詞感恩恩師在花道路上的引導。(陳炳宏攝)

       對於同仁口中的「插花師姑」嚴師姊辭世,林欣榮院長非常不捨,他說,嚴師姊是上人的好弟子,三十幾歲即跟隨上人,護持慈濟,守護醫療,陪伴花蓮慈院同仁,從最早大愛樓第一會議室旁的茶水間,再到協力樓啟用後合心會議室旁的茶水間,她穿著藍色八正道穿梭在院內的身影及慈祥的笑容,將不朽、永住在同仁的心中。

花蓮慈院啟業第一批行政同仁徐玲玲高專,致詞回憶她心中的「嚴老師」身影。(劉明繐攝)

       嚴師姊在花蓮慈院的各重要角落分享她的花藝,主要目的是推廣慈濟人文;林欣榮院長說「 上人特別注重人文的素養,認為藉著素雅的花道,可以培養我們慈悲利他、清淨無汙染的心,所以這是顏老師為什麼堅持幾十年在醫院的角落,她希望藉著插在花瓶、花盤上的鮮花,傳遞靜思花道,讓醫院內所有的同仁,在這樣充滿人文的環境中,時時刻刻領受到 上人的清淨心,實踐在工作與生活中。」

二○○六年,嚴淑真師姊在大愛樓的插花身影。(謝自富攝)

◎謹附嚴師姊十六年前在《20啟航—佛教慈濟綜合醫院二十周年慶特刊》的文稿,如下:

感恩!感恩!生活裡有慈濟快樂無比!

文/嚴淑真師姊(慈院插花志工 志工年資:二十年)

       很久很久以前,紀媽咪告訴我花蓮師父要蓋醫院,並帶我參加慈濟列車。話語一入耳,我心生歡喜,便發願以自己的興趣--插花來供養佛、供養諸位大德,並莊嚴我們的道場。

       那時, 上人在吉林路開《藥師經》講筵,我在那裡開插花班。當時只要 上人人在臺北,我都會向上人告假才回家。有一天,天已黑又下著濛濛細雨, 上人外出邀天下善士參加建院還沒回來。盼到 上人風塵僕僕回來,德恩師父泡了一杯熱茶,要我端去給 上人趨寒。手捧著茶杯,一面走著一面看著茶咖啡色的茶杯,發現它竟然缺了一個角。

心想,怎麼拿個缺角的杯子給 上人用呢?

       一邊想著,人已走到 上人面前。於是很恭敬的跪下向 上人道歉:「師父,辛苦了!對不起,這個杯子缺了一個角。」 上人回答:「不要去看就好了。」

       那天晚上紀媽咪打電話來話家常,並問我今天撿到什麼寶?我就將缺角杯子的故事說給她聽。第二天紀媽咪便告訴 上人,說我悟到了:缺角的杯子不去看它,它就是圓的,看人不看缺點,不就都是優點了嗎!

       慈濟基金會已經四十年了,在四十周年慶大會中,又看到二十年前醫院動土時, 上人咬緊牙根、雙眼含淚的畫面,那一段畫面裡,有我插花的足跡。看到這段畫面,每每都感恩自己有這個福報,可以陪 上人一起走過那段艱辛歲月,也很慶幸能在慈濟醫院動土時,有我奉獻的一分心力在,雖然只是盡一點微薄的力量。

       做慈濟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時光,同時也是我人生學習成長的最好場所。曾向 上人請示:「我願生生世世跟隨 上人做插花的工作,好不好?」 上人告訴我:「努力一點,並鞭策自己。」也因為有這分使命在,所以每週二從臺北到花蓮插花的使命,才能風雨無阻,做得滿心歡喜、無怨無悔。

十六年前,收錄在《20啟航—佛教慈濟綜合醫院二十周年慶特刊》的嚴淑真師姊文稿。

(撰文:游繡華/攝影:謝自富、劉明繐、林宜龍、徐玲玲、陳炳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