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亞斯伯格症的門 走出困住自己的世界

       小哲兩歲時被診斷患有亞斯伯格症,四歲以前都沒有開口說話,父親在他五歲時往生,母親罹患嚴重躁鬱症,無法照顧小哲和弟弟。2007年志工開始關懷小哲一家,急難補助解決燃眉之急,讓媽媽可以定期治療、讓8歲的小哲和弟弟可以安心上學。媽媽病情穩定,也可以協助接送小哲進行早期療育課程,這時才發現小哲可以持續十五分鐘以上安坐畫圖,媽媽看到這一幕,高興地掉下眼淚來。

       亞斯伯格症像一道門,志工應盡各種心思,試著敲開小哲的心門。一次,志工送了一本靜思語漫畫書《小太陽的微笑》給小哲,他當下被書中的插花吸引,並與志工討論其中的故事。從此,《靜思語》成了小哲和志工的話題。小哲告訴志工,他最喜歡的靜思語「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小哲說遇到難事,要樂觀面對,這也影響了飽受躁鬱症之苦的媽媽。小哲會鼓勵媽媽要多笑及開心過日子,受到孩子的影響,媽媽也逐漸走出陰霾。

       志工帶著11歲的小哲和8歲的弟弟參加慈濟新芽課輔班,在這裡,小哲感受自己完全被接納,有任何功課上的問題,大哥哥志工很有耐心教導。這個環境讓他感到很自在,也願意向人打開心門。

       原本小學就讀特殊教育資源班的小哲,國小畢業優異的美術成績獲得市長獎,同時也考進國中美術資優班,接受專任老師的指导,學習素描、水彩、版畫、油畫等各項技法。由於作品具有特色,經常獲選為學校的參賽代表,在各項美術競賽中屢獲佳績。

       身為長子的小哲,經過成熟務實思考,高中決定改念建築科,不僅能持續繪畫興趣,也期待大學志向建築系,將來求職機會較多也能幫忙媽媽承擔家庭重擔。他在建築科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因本身有美術的基礎,在著重建築設計的造型美感與空間實用性都遊刃有餘。靜思語提醒他做人要有謙虛的態度,他現在懂得在適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實力,同時保持謙虛的態度,才能和同學相處和睦。高二時,他被老師推薦擔任台灣義築協會志工,到偏鄉協助建造一間書屋,他和大家一起完成全台第一座以Wiki House概念設計開放書屋的歷程。

       從小到大,他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如今有機會用自己的專長來為別人付出,他很開心。小哲感恩志工多年陪伴:「我也覺得很感恩就是說,居然會有人這樣在身旁,默默幫助人,後來也是影響到我要繼續,幫助其他人這種感情,自己對建築設計還是有興趣,如果自己的設計,有被建造出來的話,覺得也算是我,對社會大眾的一個交代。」

       看著小哲從小學到大學,一路上的轉變是志工陪伴十多年來最大的回饋。慈濟志工曾美惠:「由不會講話到很會講話,還有他就是會懂得要回饋社會,那慈濟的陪伴,再加上他母親很勇敢,才有辦法翻轉他的人生。」

       志工耐心陪伴小哲一家走過生命風暴,讓他們感到溫暖和看見希望。

(資料來源:慈濟基金會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