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花蓮家扶食農教育 在「田中秧」種下生態知識

  近年來食農教育成為台灣體驗教育的熱門選擇,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民眾飲食、環境與農村之連結,民國111年立法院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致使促進農漁村環境永續發展。花蓮家扶中心鳳林服務處因此善用其得...

【花蓮】有機小農影片成果發布會暨月旦講座

花蓮縣好山好水,全國1/4農地的有機驗證面積位於花蓮,其中有機水稻、有機蔬菜更是全國冠軍,在縣府和農民的努力下,有機特作雜糧類近半年也晉升為全國第一,優質的有機無毒農產享譽全球。如何將花蓮優質的農產品推...

「日日好農」食農教育 課程涵蓋率100%

  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並促進國民對國產農產品及農業文化的認同及支持,農業部2日於臺南新化的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及畜產試驗所辦理「日日好農 2023食農教育暨農畜聯合開放日及第27屆種苗...

推動綠色環境給付政策有成 促進農業生產環境永續發展

為調整稻作產業結構、提高國產糧食供應與維護農業生產環境資源,農業部自107年起推動「綠色環境給付政策」,採堆疊式給付作法,包括提供「農業環境基本給付」鼓勵優良農地種植農糧作物;獎勵稻田轉作具進口替代、外...

台灣醫療科技展農業健康館 農業×健康嶄新機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30日至12月3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開展,農業部作為精準健康生態體系的一份子,延續歷年「新農生技、幸福世紀」之展示主軸,於展覽中設置「農業健康館」,並規劃4大主題專區,展示與人...

強化科研加值應用 國產雜糧開創新局

為提高我國雜糧素材價值及多元應用潛力,農業部於109-112年針對國產雜糧素材推動技術研發與加值應用,透過推動28項科研計畫,發展20項研發與改良技術,促成36項雛型素材及產品開發,更完成8項技術公告及授權,推動應用產...

合作社如何協助地方 慈大邀請國際專家蒞校分享

  大多數人都熟知的是可以購物的消費合作社,或者可以儲蓄的信用合作社、農業運銷合作社等等。但其實合作社有著多種不同的形式和用途。8日慈濟大學USR教學研究中心舉辦2023 SIG論壇,邀請來自日本長期參與合作社運動...

永續國際論壇開講 聚焦循環農業實踐經驗

  農業部及台經院主辦之《2023永續國際論壇-循環經濟的農業實踐》10月31日上午10時於松菸誠品表演廳登場,主題聚焦於「循環農業帶動區域經濟永續發展」,邀請荷蘭、日本及我國民間企業進行演講,藉由國內外循環農業...

慈大USR中心邀賴青松先生分享「歸農人生」

  慈濟大學USR教學研究中心舉辦里山團結碳經濟系列講座,邀請慢島生活共同創辦人賴青松先生與穗穗念餐廳朱美虹女士擔任演講人。分享在宜蘭深溝村20年來,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活出生活樣貌,形塑屬於深溝的慢島生活圈;...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永續發展館展示百項新技術

「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於本(112)年10月12日至14日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1樓盛大展出,以「創新領航」、「未來科技」、「永續發展」3館進行展示,其中「永續發展館」由農業部統籌,共計7個機關/單位合作辦理,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