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

疫情後混合教學成新趨勢 宜花東醫事類教學品質提升

第十四屆宜花東地區各醫療院所醫事類教學品質提昇聯席會暨全人照護分享會活動,十二月二日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行,這次重點在疫情間的教學,年輕世代的學習方式改變,包括密室脫逃遊戲、Z 世代語言、虛擬實境VR都是分享...

【慈院中醫專欄】中醫到宅服務 全方位居家醫療

  長期臥床的李婆婆,因為曾經中風與罹患失智症,雙腳緊繃萎縮,常抽筋疼痛,無法自理生活。由於孩子們多在外地工作,與婆婆同住的阿公年歲也高行動不便,所以婆婆平日的生活起居,多由外籍看護照護。透過居家醫...

菲躍新南向 花蓮慈院守護花東放眼全球

  花蓮慈濟醫院配合衛生福利部新南向「一國一中心」政策,持續與菲律賓展開密切合作,今年邀請菲律賓參訪團包含菲律賓前衛生部長Dr. Enrique T. Ona伉儷、菲律賓前衛生部長Dr. Enrique T. Ona、菲律賓綜合醫院(Philippines General Ho...

腦部精準手術新科技 花慈醫療科技展上令人驚艷

  十二月初,在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濟醫院首日專家講座,院長林欣榮、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及鈦隼生物科技公司陳階曉執行長聯合分享「腦部精準手術新科技:腦部手術機器人植入幹細胞」,全程影片也在花蓮...

治療復發性惡性腦瘤 花慈團隊榮獲臨床新創獎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慈濟創新研發中心與長弘生技公司多年合作,進行抗惡性腦瘤標靶新藥Cerebraca® Wafer的開發與臨床試驗,不僅比現今臨床用藥Gliadel wafer (BCNU)長,寫下整體存活率新歷史,六個月的腫瘤無進展...

焦慮、憂鬱、失眠新觀念

  焦慮症與憂鬱症都是常見身心科疾病,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焦慮症或憂鬱症都與身體慢性發炎造成血清素減少有關,血清素分泌助眠褪黑激素,血清素減少也會影響睡眠,因此要預防焦慮...

花慈晶片刺激療法 讓脊損傷友走出希望之路

  「能醒能走」是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暨中西醫復健合療團隊積極努力的重點發展,運用脊髓電刺激療法改善脊髓損傷病友的症狀已近3年;神經外科部主任蔡昇宗在台灣醫療科技展專家講座,分享「脊髓損傷新希望-神...

花慈專家告訴您吃對食物 素食者也可健康保肌

  「素食者&肌少症:您吃對了嗎?」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羅慶徽在台灣醫療科技展M619a花蓮慈院專家講座,分享素食者如何正確攝取足量蛋白質,以及怎麼預防、檢測肌少症。   肌肉量若減少,嚴重時容易發生跌倒意外,...

從「膝」望再生到重返運動 再生運動醫學新契機

  花蓮慈濟醫院總顧問暨骨科醫師李宏滿教授,12月3日在台灣醫療科技展專家講座,分享「從『膝』望再生到重返運動 再生運動醫學新契機」,讓更多人了解目前最新的膝關節相關治療及再生醫學治療方式,吸引不少民眾...

美味營養新蔬食 花慈合作桂冠成立蔬食研發團隊

  花蓮慈濟醫院與桂冠實業十二月二日於台灣醫療科技展,舉行「健康蔬食研發專案團隊」成立儀式,雙方由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羅慶徽、營養科主任劉詩玉,以及桂冠實業董事長王亞倫、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