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慈濟醫院

突發性視力模糊 鼻竇黏液囊腫引視神經病變

  75歲患有慢性鼻竇炎的張奶奶,左眼先天性弱視,長年來皆倚靠右眼生活,而右眼曾接受白內障手術,視力僅有0.5。日前張奶奶午覺醒來,發現右眼視力模糊,嚴重到無法看清家中擺設,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就醫。檢查...

北慈發現夜間尿不停 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禍

  56歲徐先生近來有夜尿的煩惱,每天晚上都要起床上廁所四、五次,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至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求診,檢查發現確有攝護腺肥大的情形,但治療後症狀未顯著改善,醫師懷疑徐先生的夜尿並非單一因素所致,...

北慈以大腸支架放置術 取代人工肛門疏通腸阻塞

  62歲的郭先生近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雖曾至診所就醫,但服用藥物後症狀未見改善,生活大受影響,故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尋求進一步診療。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經腹部X光、電腦斷層...

拒絕濫用抗生素 遵照醫囑有好處

  11月18日至24日為「世界抗生素週」,為促進各界對抗生素抗藥性及感染管制問題之認識,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邀請各醫療院所共同參與,響應宣導。11月18日,台北慈濟醫院舉辦「傳遞正確理念 防止抗藥性發生」宣導講座...

咬合不正困擾多年 數位精準植牙找回自信笑容

  60歲的林女士,患有嚴重咬合不正長達數十年,近年來,因牙周病的緣故,咬合狀況更差,僅剩後方兩顆臼齒能咬合,導致嘴巴長期呈現開咬,漸漸演變成習慣以口呼吸,也使她對自己外貌缺乏自信,不敢露齒微笑。她曾求...

產學雙運院校合作 慈濟醫教研發成果暨專利發表會

創造力是讓人類不斷前進的重要因素。近來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讓世界看到臺灣的緊急應變能力與研發能力,包含花蓮慈濟醫院首創戶外移動式負壓採檢站、慈濟大學與中研院合作開發出新冠肺炎IgM/IgG雙抗體檢...

【疫見系列報導】來不及說的再見

  疫情突如其來爆發,衝擊原本平靜的生活,許多家庭不得不面臨生離死別,有人因確診遭隔離、有人因重症而喪命,有時甚至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無常竟如常地出現於日常。 撕心裂肺的哭聲 5月29日清晨,一名男子哀慟的...

【疫見系列報導】擋不住的愛 串起親情的電話

  確診個案急遽上升,不僅醫療量能備受考驗,更伴隨確診個案失聯的隱憂。5月25日,台北慈濟醫院接到一封來自衛生局的訊息──刑事大隊在找尋一名失聯的高齡阿嬤,對方兒子只知道母親在一天前被防疫專車載走,但不...

過度擔心接種身體不適 北慈提醒當心心理健康出狀況

  35歲、個性開朗的葉小姐日前在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胸悶、心悸等不適症狀,兩週未緩解,她認為是疫苗副作用造成的而到診所就醫,可是接受一系列的心臟與胸腔檢查後都發現沒有明顯問題。查無原因令葉小姐非常煩...

北慈新型複合式手術室 精準固定粉碎骨盆

  72歲的呂先生,日前騎腳踏車返家,途中發生車禍,被救護車送至台北慈濟醫院,創傷小組搶救後,雖然生命徵象穩定,但他覺得臀部劇痛,連動一下都沒辦法,X光檢查後發現,呂先生的髖關節因嚴重撞擊粉碎性骨折,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