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
-
虛擬健保卡 就醫零距離健保署推出虛擬健保卡,以提供偏鄉更便利看病模式。健保署中區業務組深入中部原鄉,為提升偏鄉地區民眾就醫可近性,於8/29、9/15及9/21分別於臺中市和平區、南投縣信義鄉及仁愛鄉辦理3 場「虛擬健保卡在地培力訓練」...
-
花慈提醒正確使用3C 避免肩頸痠痛找上門花蓮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副主任洪裕洲指出,近來常會有肩頸痠痛病人求診,發現主要原因均離不開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如工作長期使用電腦,因為看不清楚身體和頭就不自覺的往前傾,過度伸展頸椎造成肩頸...
-
六旬男聲音嘶啞 北慈發現竟是主動脈瘤作祟61歲呂先生過去有三高病史,都在服藥控制,幾個月前突然出現聲音嘶啞,且持續超過兩個月都沒有改善,最後被坊間診所轉診到台北慈濟醫院治療。耳鼻喉科許庭瑋醫師懷疑呂先生為左側聲帶麻痺,安排X光鑑別檢診斷,...
-
花蓮慈院兒童外科團隊完成先天性肺部呼吸道畸形手術 新生兒不再吸奶就喘二零二二年七月中旬,花蓮慈濟醫院迎來一位出生即有「先天性肺部呼吸道畸形症」的新生寶寶小敬(化名)。由於出生後小敬呼吸會喘,喝奶時也會喘,經過檢查,發現他的左上肺葉被囊泡樣的組織取代,無法像正常的...
-
高齡憂鬱症照護的瓶頸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衰弱症為身體老化時,出現體重減輕、肌力減動、活動下降,動作遲緩、疲憊等症狀。憂鬱症會增加高齡長者罹患衰弱症的風險,並增...
-
延續生命的希望 男子在花蓮慈院器捐遺愛人間一場車禍意外,讓六十多歲的阿效伯(化名)因創傷性腦出血,導致腦幹衰竭,在家人的祝福下,捐出心臟、肝臟、兩枚腎臟、眼角膜及骨骼、皮膚等器官組織,在花蓮慈濟醫院圓滿助人的心願。 日前,阿效伯在田間農...
-
健康生活不卡關 北慈衛教講座教您活到老動到老手機滑不停,易當低頭族,肩頸痠痛是現代人常有的症狀,而40歲開始更容易因肌肉量下降造成肌少症。台北慈濟醫院於9月12日舉辦「健康生活不卡關」衛教講座,由復健科洪怡珣主任及張益維醫師主講,帶領民眾一同了解...
-
健康蔬食素素看 大桔大梨智慧糕營養高好消化黑米和紫米顏色相近,兩者有什麼不同?要怎麼選擇?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何孟芬指出,黑米又稱黑秈糙米,是秈米的一種,而紫米屬於糯米,所以黑米比紫米更好消化,對腸胃負擔比較小,且花青素含量更高。她與...
-
整合醫療新模式 細胞治療與細胞珍存大躍升2022年慈濟全球人醫年會,於9月10日及11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行,課程安排醫療專業課程分享,讓與會人醫會成員獲益良多。 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醫師,在以「整合醫療新模式 細胞治療與細胞珍存...
-
慈濟國際人醫年會營隊 大林慈院守護防疫第一線2022年慈濟國際人醫年會營隊在花蓮靜思堂舉行,為確實落實防疫規範,承擔此次人醫年會的大林慈濟醫院,特別由副院長林名男及賴俊良負責整個營隊的防疫措施監督重任。 「從線上的隊輔共修到大會的共識、到小組無數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