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


  • 從護理中體驗 急診暖男的護理實踐

      小時候的高立晟,對護理師的印象,無非是在診所裡幫忙掛號、填寫病歷表、打針發藥的人。很有主見的他,長大後為了一圓醫學夢,國中畢業便毅然選擇成為公費生,走上最能接近夢想的護理師之路,一心想著學成後再...

  • 為奔喪或探視 居家隔離/檢疫者可有條件外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表示,部分居家隔離/檢疫者因二親等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外出奔喪或探視,基於人道考量,開放上述條件的民眾向所在地方衛生局提出外出申請,相關流程及規定如下: 居家隔離/...

  • 花蓮慈院27日起 部分民眾自費檢驗新冠肺炎

      花蓮慈濟醫院將自四月二十七日起受理部分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新冠肺炎),並於48小時內,提供英文檢驗報告。目前適用對象,包括因旅外親屬事故或重病等緊急特殊因素,申請入境至印尼、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及...

  • 與關山慈院一起成長 領受正向能量續向前

      我是臺東在地人,海端鄉出生,長庚技術學院(現「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科畢業。因為家庭因素,父親不希望我到都會區工作,耳聞關山有一所慈濟醫院,要我畢業後回來就業。所以我一畢業,在不是很願意的狀況下投...

  • 全球疫情嚴峻 慈濟為非洲防疫獻力

      新冠肺炎疫情從亞洲到歐洲,目前在非洲醞釀升溫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總指揮官陳時中擔心,一旦非洲疫情蔓延,會有很大的人道援助問題,加上醫療體系及社區防疫體系不完全,死亡率將大幅增加。   新冠肺炎...

  • 從護理中體會 轉為自己人生的慈悲與寬容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這是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也是筆者少年沉迷的文學名句之一。   有人說張愛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緻,別無第二人可以相比。讀她的作品會發現她對人生的...

  • 防疫乾洗手易發炎 如非醫護儘量濕洗手

      因應COVID-19疫情「勤洗手、戴口罩」成為全民運動,許多防疫前線醫護人員的雙手因反覆清潔,造成手部皮膚紅腫、疼痛、乾裂、脫皮,甚至皮膚發炎。小兒科醫師余孟恭指出,除非是醫護人員,一般大眾應儘量採用「濕洗...

  • 介入性疼痛治療 止癌症患者疼痛

      64歲余媽媽是位單親媽媽,育有兩子,提拔他們長大、結婚建構家庭後,原想可以退休享福,卻在一年前出現上腹部疼痛、拉肚子且體重逐漸減輕等症狀,至台北慈濟醫院檢查得知罹患胰臟癌,且病程已至末期,此消息令她...

  • 花蓮慈院通過「腎臟病照護品質認證」

      花蓮慈院每年照顧超過三千名花東區腎臟病患者,整合跨科別、跨專業提供腎臟病病人更多元的醫療資源,今年更通過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腎臟病照護品質認證」之肯定。花蓮慈院腎臟內科主任徐邦治表示...

  • 臺中慈院改裝採檢站 防疫智慧登上國際期刊

      因應COVID-19疫情可能帶來大量採檢需求,臺中慈濟醫院急診室改裝特殊隔離採檢站,急診科主任李冠儀並將改裝成果,與澳洲格里菲斯大學公衛博士候選人顏采如及新竹馬偕醫院急診科曾毓淇共同撰寫成「Acrylic window as physic...